close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8).JPG館:「送出唧筒室」

在台南的一個晚餐時,姊姊說隔天去「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走走。

記得曾在張松元老師的“松竹軒”上,看過他對這裡作過數次的詳細介紹。

因此當晚到張老師的部落格,將他數篇精彩的圖文再瀏覽一次,除了將這裡的景點先睹為快外,也認識這史蹟的故事。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JPG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2).JPG館:「送出唧筒室」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4).JPG

到不熟悉的地方旅遊前,我總習慣先作些功課,對該地作初步認識。

等踏上這景點時,之前的照片成為眼前的實景,再融合讀到的人文歷史等資料,總添加旅遊的故事性與趣味性。

也因為有   預習,當我踏入「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時,對園區的歷史建築、藝術布置與密林花園,有了似曾相識之感。而張老師文章中的詳細解說,認識台南水道的建築典故,讓置身其中的我,彷彿在時光隧道中,感受前人的智慧與汗水。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4).JPG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6).JPG

在日治時期,為了提供方便清潔的民生用水,臺灣總督府於  1896 年聘請生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 來臺擔任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

不幸的是,三年後 1899年)才 43 歲、壯志未酬的巴爾頓死於肝病。

他的學生兼助手 - 濱野彌四郎,慨然地接手執行臺南地區的自來水計畫。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0).JPG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3).JPG館「快濾筒室」

濱野彌四郎經多年的研究規劃後,1912 年開始建設臺南水道: 水源取自曾文溪,經沉澱、過濾等過程,最後將水送至淨水池,作為臺南的民生用水。

10 年後,台南居民有了方便清潔的自來水。

1982 年,在烏山頭、曾文水庫與潭頂淨水廠陸續啟用後,這水道及淨水區也功成身退。2011 年,臺南市府著手修復這裡的建築與機器設備,並結合原農業局的苗圃,成立「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並於 2019 年正式開放參觀。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5).JPGB 館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9).JPG左上:這廁所建築真漂亮,不自覺的就拍下照片。左下:B 館「快濾筒室」;右:館:「送出唧筒室」。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20).JPG館「快濾筒室」

走進台南水道花園博物館,放眼望去是一片廣闊的綠地與樹林。

在日治時期,這裡曾是一座高爾夫球場。昭和初年,台南州知事今川淵推動高爾夫球,這座  洞高爾夫球場於昭和八 (1933) 年夏天完全落成。

在二次大戰時期,為了增產糧食,在撻伐奢侈的聲浪下,這球場變成了芋頭田。(資料來源:www.laijohn.com 『消失的山上高爾夫球場』)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7).JPG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21).JPG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22).JPG

這芋頭田最終成為台南農業局的苗圃,也因此留下豐富的林相,成為鳥禽聚集的密林區。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原來的果嶺只剩兩棵琉球松,看著它由官賈聚集的球場變成芋頭田,再成今日的花園。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7).JPG左下:原來高爾夫球場種植的琉球松;右:「將變成樹與天空」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5).JPG園區中密林處處,相信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2).JPG

步道的盡頭,是由過去的「廠房」改造成的三座博物館:

來自曾文溪的水源,到 A 館「快濾池室」沉澱池沉澱。

再送至   館「快濾筒室」,經濾材或加入明礬、藥劑等過濾過程。

利用   館的「送出唧筒室」,將水貯在南側的淨水池內,供應臺南的民生用水。(下圖-園區解釋模型)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24).JPG模型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1).JPG由 B 館看 C 館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23).JPGB 館

淨水池雖是水道博物館的一部分,但沒有位在水道博物館的園區中,而是在不遠的山坡上。

免費參觀的淨水池區,包含「淨水池」、「量水器室」、「淨水池步道」及蝙蝠生態等具有歷史與生態教育的園區,只不過要爬上 189 階的「好漢坡」。

考慮到長距離的階梯不適合母親行走,因此我們就沒有到淨水池區。雖然我無法以圖文介紹淨水池區,但若您到本篇文末的連結,您將可看到張老師為水道博物館與淨水池區作的詳盡介紹。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9).JPG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6).JPG台灣三位水道建設名人,在疫情期間,園區也為他們戴上口罩。 左上:濱野彌四郎  的雕像。左下:螢火蟲復育區的野花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3).JPG

在廣闊的花園博物館區慢遊一個下午,整潔美麗的環境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在博物館前看到濱野彌四郎的紀念像,明白今日方便潔淨的自來水,是來自許多無名英雄的汗水與智慧。

這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寫照,深感今日我們也該造福,讓後人在平安中受惠。

後記:張老師的部落格「松竹軒」多篇「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的連結 -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水道博物館林木區水道春櫻台南水道再遊台南水道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18).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rry-Diesel 的頭像
    Harry-Diesel

    我和柴油的窩

    Harry-Dies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