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週末,跟好友一同帶著芋頭•太郎 Taro, 到西埃拉•內華達山脈 The Sierra Nevada 的南段走走。
我一直將這裡視為洛杉磯的後花園。當我厭倦擁擠的 LA, 或心煩意躁想獨處時,這裡的山川荒野與無垠的天空,就浮現我腦中。
因此,這也解釋為何這裡,經常出現在我的格子上。
希望這些重播的畫面,不會讓您感到厭煩。
長達 640 公里的內華達山脈,縱貫加州東部,壯麗的高山上長著千年巨木森林,搭配著美麗的湖泊與溪流,讓這裡宛如一幅幅的畫作。
山脈中有無數的登山步道,夏日山徑上更是可見如朝聖般而來的登山客。
對愛護膝關節、不願浪費體力,必需坐八人大轎登山的我而言,是不可能有機會站在任何高峰上。
但慶幸的是,盤古在加州造出的內華達山脈,卻是十分的親民。
上下二圖:二次大戰時的日本人集中營。上圖:集中營的眺望臺。下圖:集中營的入口
在公路旁、休息站、甚至麥當勞,可藉著望遠鏡或相機,就能看到許多雄偉的山峰峭壁,甚至位在海拔 4343公尺(14,248’)的 North Palisade 冰河。
例如,名列在美國本土 48 州中,十大高山中的兩座: 第一的惠特尼峰 Mt. Whitney, (4421公尺/14,505’ ),與第六的威廉森山 Mount Williamson(4383公尺/14,379’),都可在咖啡與音樂的陪伴下,輕鬆地欣賞。(註:美國最高的山在阿拉斯加)
左上:在麥當勞就可清晰的見到美國本土第一高峰 - 惠特尼峰 Mt. Whitney。 左下:登山到馬隊運送站的道路
魯冰花,客家人的母親花,據說台語叫「路邊花」。後面的山是美國本土第 6 高的威廉森山 Mt. Williamson
當我們在位於海拔 2800公尺(9200’)的 Sequoia Kings 馬隊運送站時,遇到一位要求搭便車下山的登山客。
讓我想起十餘年前,到主教城 Bishop 的山上欣賞秋色時,遇到一位老先生搭便車的小故事。後來,我還把這段經過寫下,發表在 Yahoo 部落格上。
當時那老先生拿著登山杖站在路旁,已開車經過他的我,又倒車回來讓他搭便車。因為這條山路的終點是南湖, 除了要到南湖的人才會開上這條路外,否則這裡少有外人到此。
閒聊中,得知他已在南湖南端的山林中,獨自露營近兩個月了。
為何他到這遙遠的山上”隱居”?
原來當他年輕時,多次和他父親到此登山露營,留下許多美麗卻已模糊的記憶。
後來他們搬到阿拉巴馬州,他在那裡成家、創業、含飴弄孫…。該年的初春,雙鬢多年作雪的他,將事業出售之後,就背起行囊再到加州的山上,期望找回他年輕時的回憶。
我問他既然他那麼喜歡這裡,在過去數十年間,難道未曾回到這裡嗎?
「沒有」。
忙碌的生活,讓他年年錯過山上短暫的夏季,等他有空時,卻是大雪封山的季節。而這次重遊舊地,他彷彿又回到年少時,原本只預估幾天的行程,卻變成走遍附近山徑、湖泊高山的登山露營。
在南湖 South Lake 轉往長湖 Long Lake 的步道上,當我向他告別時,他還邀我去他搭在附近的“營區”一遊。
那是位南湖南邊的一塊草地,不遠的小溪是他飲水、沐浴之處。這裡見不到任何營帳與生活用品,原來他將大部分物品整理好,一一高掛在松樹上,只有少部分留在地面。
他說這裡偶爾會有熊出沒,他每天早上必需整理好營帳,把食物與重要的東西懸空,以免被不速之客闖空門。
9 月下旬山上夜間的溫度已低於零度,他也將結束他在山上的露營生活。他將在此生活的物品打包,每天運一些到主教城的一所教堂中暫放,教堂收費便宜的客房將是他回家前的住處。
當我從長湖走回停車場時,提著行李的老先生 “正巧的” 站我的車旁。而我也樂意有這個下山的夥伴,載到他今晚投宿的教堂之際,聽聽他在山中的故事。
雖然這已是十餘年前的舊事,之後我再到主教城的次數不低於 20 次, 但只要在往南湖的路上,腦中就會浮現這位搭便車的老先生。
而此行在馬隊運送站,遇到這搭便車的登山客,又想起主教城的山中記事。
右:搭便車的老先生留給我的照片。 左上:公路旁的大麻店,還有得來速的服務,抽大麻後開車,會讓其他駕駛人有大麻煩! 左下:山中的小木屋旅館
欽佩這位老先生終於實現他多年願望的勇氣,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YOLO (You only live once.) 。
也勉勵自己將“希望”與“期待”,盡可能化為實際行動,不要日後才後悔自己的藉口太完美,或夢想是無法實現的白日夢。
後記:為了寫這篇〈旅行記事〉,我又把以前在 yahoo 的部落格發文找出來,再讀一次,喚回許多記憶。或許這也是寫部落格的好處吧!我們此行在主教城的旅館過夜,Taro 除了因有人從門前走過而吠叫一次外,其他時間都很安靜,即使其他客房的狗輪流在夜半騷動。在這兩次長途旅行後,將來帶 Taro 出遊的機會會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