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 1960年, 當瑪麗蓮夢露正與克拉克蓋博, 拍攝由她丈夫米勒所寫的劇本 – The Misfits, 米勒卻對片場拍攝演員照片的攝影師動情。
結果米勒的外遇, 將這動搖的婚姻畫上句號。在米勒與檔案攝影師結婚後13個月, 1962年8月, 走不出陰霾的夢露, 便因服藥過量而過世。
多年來, 人們看到夢露因酒精與藥品, 而毀掉這婚姻, 以各種理由猜測, 她為何一步步沈淪深淵。
卻少有人了解, 因夢露從米勒日記中看到他的不信任, 而導致夢露時常藉著酒精麻醉自己、與藥物入眠, 以忘卻這令他「臉紅不安」的婚姻。
當沈醉在幸福婚姻中的她, 寫下的詩是甜美又頑皮的。例如, 她看到米勒如小男孩般的躺在身邊時, 她的詩充滿愛:
my love sleeps besides me—
in the faint light I see his manly jaw
give away—and the mouth of his
boyhood returns
with a soft sensitive trembling
in all this stillness
his eyes must have looked out
wondrously from the cave of the little
boy – from when he did not understand something,
he forgot
當米勒的外遇後, 她的心是失望哀傷, 她的詩也灰暗了。
甚至有媒體說那些絕情的詩, 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macabre.
毋親為她的兩個孩子拍照, 而女兒也幫他們拍照. 我很喜歡這種溫馨的感覺.
1959年, 夢露在電影 Some like it hot (熱情如火) 中, 飾演著天真快樂的女主角。因她及其他演員們精湛的演出, 此片共獲得 6 項奧斯卡提名, 她也因此片而贏得金球獎女主角。
諷剌的是, 這笑容的背後, 是她人生中的最低潮, 甚至想要自殺。在她詩中寫著:
Help Help
Help
I feel life coming close
When all I want
Is to die.
Scream –
You began and ended in air
But where was the middle?
夢露在紐約的心理醫師, 將她安排到精神病院中療養。卻又令她想起她母親, 因精神分裂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童年往事, 時時害怕她也將步入她母親, 終生被關在精神病院的後塵。
夢露在日記中寫著: “我是沒犯罪的罪人, 卻被關在監獄中。醫生及護士由門上唯一的小窗口, 探視著房內的所有動靜。而房內留下以前住院者, 以暴力所留下的處處痕跡, 這時時提醒我, 這是個監獄。”
夢露以自殺威脅要求出院, 醫生及護士們認為這是她專長的 “演技”, 因此這威脅就換來更嚴厲的看管。
在向多人求助不成後, 當時在紐約洋基隊, 名聲如日中天的前夫 Joe, 不顧一切地把夢露帶離精神病院。
隔年(1962年)8月, 她被發現因服用過量的安眠藥而過世, 結束36年短暫傳奇又燦爛的生命。
在她過世四天前, Joe 又向她再度求婚。在夢露過世後, Joe DiMaggio 每週三次, 每次以6朵紅玫瑰, 放置夢露的墓前, 持續了20年。
曾在報章上看陳文茜說:「謝謝你傷害了我。傷害,本來就是人生常態,工作、愛情、親情、朋友。當有一天我們可以微笑地看著這些刻痕, 且覺得它痛時,我們已是不同的人了。」
夢露想藉著酒精忘卻這些刻痕, 以藥物入眠忘卻心痛, 最終仍走不出這個情關。否則, 今天的結局, 該是大不相同了。
她死亡的原因, 曾有多個不同的版本, 甚至牽涉到甘迺迪總統。而我認為, 她是個走不出情關的女性。
“是否女人 永遠 不要多問
她最好永遠天真 為她所愛的人
只是女人 容易一往情深 總是為情所困
終於越陷越深 可是女人 愛是她的靈魂
她可以奉獻一生 為她所愛的人” (陳淑樺 - 問)
後記:
- 夢露最後公開出現, 在 1962年5月甘迺迪總統的生日會上。
- 在黛安娜王妃葬禮上, Elton John 演唱的「風中之燭」 Candle in the Wind, 是在1973 年由 Elton John 作曲, Bernie Taupin 作詞, 為紀念去世 11年的瑪麗蓮夢露而作。
- 寫這短文時我常想, 若夢露沒看到 Miller 的日記, 今天該會有什麼結局? 在夢露過世之前 4天, Joe 又向她再度求婚, 若他們破鏡重圓, 今天又有什麼結局?
4. Miller 在與小三婚後, 不幸生了個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兒子, 直到孩子成年, 他從未探訪這個在療養院中的孩子。.
5. 上文中, 在夢露日記中提及與她合作的 “最優秀的演員” Lawrence Olivier, 曾得奧斯卡14次提名, 2次贏得奧斯卡獎; 3次金球獎, 及5 次艾美獎.
6.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 2010/11 Vanity Fair, 及 Wikipedia -Marilyn Monroe. 稗官野史, 茶餘飯後, 看看就好。
7.. 若您對夢露的故事有興趣, 可在網上搜尋 (2012/10) 出版的 Fragments: Poems, Intimate Notes, and Letter (英文版). 多數人皆認為夢露的詩, 是她情感的流露, 從詩中可讓人了解她的心境, 而不具文學價值。在她發現米勒的日記後, 此後她的詩就變得黑暗及憤怒了。
8. 2010年11月以夢露為封面的浮華世界雜誌 Vanity Fair (英文版).可在浮華世界的網頁, 欣賞夢露未曾刊出的照片、詩、及她的手稿。 (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features/2010/11/marilyn-monroe-201011?currentPage=5 )
9. 本文照片, 是在正常雨量下LA 郊外的野花。 4 年持續的乾旱, 讓野花從南加州的荒野消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