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
很久前就計畫和社區慈濟聯絡處, 承擔錄、攝影的六位師兄姊們, 在五月的最後一個週日, 到南加作一日遊: 先去參加熱汽球節、在葡萄園野餐後, 再到州立公園等地。
只是計畫偶而會變化。首先是教我們錄影、新聞帶製作的徐師兄, 在出門前車子故障, 所以我們一行六人, 就在沒有攝影老師可咨詢下出門。而期待的熱汽球節, 卻因濃霧而取消熱汽球飛行, 讓起個大早的我們, 深感因緣不足, 只好將方向盤轉往附近的 Anza-Borrego Desert State Park.
Anza-Borrego Desert State Park
這沙漠中的州立公園面積甚大, 師兄姊們都是第一次到此荒漠, 而我卻曾到此多次, 就客串為臨時的導遊, 選定 Slot Canyon 裂縫峽谷, 為我們今日過境公園時, 唯一停車步行之處。
氣象預報說今天南加沙漠在高氣壓下, 午後的氣溫將達 106˚F (41˚C) 。雖然我們在十點多就抵達裂縫峽谷, 但陣陣如吹風機吹送的暖風, 不知是否會將我們北拋拋的皮膚, 烘成風乾橘子皮。
我猜想此刻溫度最少也有 35˚C. 還好, 走到峽谷內的陰涼處, 有微風陣陣, 減少了高溫之不適。
仰望
正走在峽谷中
峽谷最窄之處, 僅能一人側身而行。這由水流在沙泥岩 siltstone 切穿出的峽谷, 底部大都是平坦的細砂。而峽谷兩側的沙泥岩, 是由科羅拉多河將高原上的爛泥、沙石, 填入這原是海灣的低地, 堆積成今日的沙泥岩。它看似堅硬, 若用指甲刮這岩面, 也能刮下一些碎砂, 可知它並非如岩石之堅硬。
正午前後的數個小時, 因陽光強烈, 並不適合拍以風景為題材之照片。所以今天這段行程, 我們戲言這是拍旅遊紀念照。
上圖以小光圈及仰拍, 峽谷頂端大石的太陽露出星芒。
由於曾多次將在此州立公園拍攝的照片, 放在 yahoo及痞客邦的部落格上, 所以今日我就不再多作介紹了。
離開公園的裂縫峽谷後, 原本將前往在沙頓海 Salton Sea 旁的救世山 Salvation Mountain.
然而想到將在106˚F (41˚C ) 的烈日下行走, 我們大夥同意將方向盤轉到清涼海風吹拂的 “聖璜-卡畢斯壯諾傳教院 Mission San Juan Capistrano”.
這傳教院始建於 1775/76年, 是西班牙在加州沿海所建的 21間傳教院的第7所, 西班牙式紅瓦白牆的建築物。
1797年, 教士們在傳教院的東南側, 以石頭興建一座大石教堂 Great Stone Church.
大石教堂Great Stone Church
Great Stone Church 大石教堂
大石教堂長 55公尺, 寬 12公尺, 牆高15公尺, 以及一座高 37公尺的鐘塔。在沒有鋼筋水泥的結構下, 教堂在 1806年完工。
原大石教堂鐘塔上的鐘
不幸的事在 1812年發生。當時教堂正在作彌撒, 一場 7 級大地震震毀教堂, 在教堂中彌撒的40人被壓死, 而在鐘塔上敲鐘的兩位男孩, 也在震垮的鐘塔中遇難。
大石教堂 Great Stone Church
傳教院中的小教堂 Serra Chapel
1821年, 墨西哥獨立戰爭成功, 加州成為墨西哥的一部份。
原本加州各地的傳道院,有許多印第安原住民, 在他們的管轄之下, 為教會從事農牧等勞力工作。但新任的省長José María de Echeandía, 宣告所有的原住民,從西班牙教會的管治中解放。此舉, 讓教會將省長視為 “公開的敵人” 。
而隨之而來的疾病、洪澇、乾旱、阿根廷海盜攻擊、天花…, 一步步讓這老傳教院由興盛走向衰敗, 更無法重建震毀的教堂。
傳教院200多年來的外牆
為了維持傳教院之生計, 教士們不斷的出售傳教院的牛、羊、牧場等資產。1845年, 原本資產雄厚的傳教院, 只剩下這傳教院建築、及震倒的教堂。
今日的傳教院, 和下圖1900年所拍的照片相比較, 除屋頂外, 改變不多
1845年, 傳教院關門, 教士們把這最後的資產出售了。
新地主將這傳教院改為商店、酒吧、旅舍、馬廄等, 也不對傾毀的建物做任何整修。
傳教院
1848年, 在美墨戰爭後, 墨西哥割讓加州、亞利桑那及新墨西哥州, 這大片土地給美國。
1865年, 傳教院在變成私人擁有的20年後, 林肯總統在三月中簽署了復原法案, 將這傳教院恢復到出售前的模樣。
一位盛妝慶祝16歲的墨裔少女, 在拍寫真集之餘, 欣然當我們的臨時模特兒
另一位盛妝慶祝16歲的墨裔少女, 在她休息之餘, 也大方地當我們的模特兒, 每位師兄姊構圖不同, 都留下美麗的照片
在林肯簽署這文件的4星期後, 他就在劇院被暗殺了。
因為林肯的遠見, 150年後的我站在這傳教院中, 依然可見當時的景觀- 震毀的教堂、剝落的外牆…。否則, 今日這片有歷史的土地, 大概也就是人來人往的商場或住宅吧!
看看他的畫及實景. 現場有人購買他的畫, 一幅 $300.
當年林肯簽署的文件, 仍留在傳教院的博物院中; 而博物館內仍留有當時教士、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用品等物。
傳教院
離開傳教院後, 我們往丹納岬的海濱走。中午從高溫的沙漠, 到只有69˚F (21˚C) 的聖璜-卡畢斯壯諾傳教院避暑; 而在丹納岬海濱的溫度, 就只有 63˚F (17˚C), 大家都披上長袖衣服 “禦寒” 了!
丹納岬- 麗池卡登飯店 The Ritz Carlton
回顧今天: 走了2 英哩多、近 9000 步的路; 熱汽球飛行因濃霧而取消; 徐師兄無法同行, 少了指導我們拍照的良師; 而且在白天高色溫、強烈陽光下只能拍些 “旅遊照” 。所幸有對拍照、錄影專精的師兄姊們同行, 分享彼此不同的構圖及拍照技巧。例如, 那兩位16歲的小姑娘, 在 Ronald 師兄的鏡頭下, 呈現出不一樣的精彩構圖。(很可惜, 不能在此分享他的照片。)
感恩各位師兄姊為此行留下美好的回憶, 更期待下一次的旅遊。
註:在我的部落格, 曾介紹過…
熱汽球節 http://harrywu714.pixnet.net/blog/post/138475211
Anza-Borrego Desert State Park 之裂縫峽谷 http://harrywu714.pixnet.net/blog/post/279510211
救世山 Salvation Mountain http://harrywu714.pixnet.net/blog/post/17174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