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水交社 老張串門 (2).JPG餐廳門

「老張串門」是間位在台南水交社的餐廳。

為何餐廳取個與美食無關的名字?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JPG餐廳外觀

水交社 老張串門 (3).JPG

店家說:

老張:一個眷村熟悉的名字

串門:一種眷村人家的日常

原來,這裡以濃濃的人情味,烹煮眷村口味的家常麵點,提供可口的茶點,歡迎大家常來喝茶串門。

水交社 老張串門 (6).JPG餐廳內展示著陳芳怡的繪本與明信片。她原本只是在家畫畫自己的孩子,後來創作與出版繪本。

水交社 老張串門 (8).JPG陳芳怡創作的明信片

水交社是位在台南的一處空軍眷區。

我對拆除前的水交社不陌生,因高中時班上同學「老董」就住在這裡,常與幾位同學們在週末邀集水交社,再請老董帶我們去吃眷村銅板美食。

來自大陸各省的軍民在台灣落地生根後,家鄉食物就是他們解除思鄉的方法。眷村美食也讓原本以米食為主的台菜,添加大江南北地方風味、特別的烹調方法,將台灣人餐桌上的菜餚增添豐富變化。

因此,到水交社享用眷村家常菜,這不成文的約定,曾像磁鐵般的吸住我們這些高中同學,一直延續到大學畢業入伍前。

水交社 老張串門 (7).JPG陳芳怡的繪本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2).JPG日式老宅的長廊

退伍後,同學們四散就業,我也前往花旗國「師夷長技以制夷」,再到水交社聚會的機會就成夢幻泡影。

日後回台南偶爾經過這裡,而水交社也歷經日異月殊的改變 由老舊低矮的眷村、被拆除改建、變成綠意盎然的園區與高樓。

讓站在水交社的我,回想起學生時代在這裡的故事時,感受這曾熟悉的地方變為陌生了!

水交社眷區的木造建築建於日治時期,原屬日本海軍,二戰結束後成為空軍眷村。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3).JPG舒適寬敞的用餐環境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4).JPG

「老張串門」是將前空軍將領的住宅,改造而成的餐廳。為了保護這日式老屋的木地板,所有客人必須脫鞋才能入內,而餐廳為了衛生也不提供公用的拖鞋。

因餐廳是由住宅改造而成,待客的空間有限,因此用餐時間只限 90 分鐘。但一個半小時,也足夠我們在此放鬆心情用餐與聊天了。

餐廳菜單上的選擇不多,只有數種牛肉麵、鍋燒意麵、乾麵與涼麵,以及飲料和甜點。

但對想要吃麵食的我們,這簡單明瞭的菜單,讓點菜就更容易了。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6).JPG這間餐室只有一張日式餐桌,獨享這空間。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1).JPG雞絲涼麵

餐點採現點現做,因此需等 10-15 分鐘才能上菜。

LA 涼麵的麵條都非現做的,因此喜歡涼麵的我選擇了雞絲涼麵。這是以全麥麵現煮再冰鎮,配以舒肥雞胸肉絲、小黃瓜、豆芽菜,再淋上他們特製的外婆家鄉味醬汁。

我雖等了 10 多分鐘,但嚐到這充滿芝麻香、有咬勁且入味的麵條,且這涼麵的售價在 LA 只能買到 1/3 碗的台式肉燥飯,也讓我產生明天再來此用餐的想法。

姊姊點了我最初想點「老張•家傳牛肉麵」,因為以前我到水交社,最常吃的就是牛肉麵。雖只跟姊姊分享一小碗,也喚回我懷念已久的眷村牛肉麵滋味。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0).JPG牛肉麵

水交社 老張串門 (9).JPG意麵

老張串門以美國牛腱跟豆瓣醬、醬油、有甜味的蔬菜、薑、八角及桂皮等香料熬煮,成肉質鮮嫩的燉牛腱。再搭配 Q 彈的寬麵與香濃牛肉湯汁,這和 LA 貴森森的醬油味精牛肉麵,成強烈的對比。

母親吃的是熟成番茄鍋燒意麵。這是牛番茄與特製湯頭慢火熬煮,整碗看似韓式炒碼麵的火紅,入口卻是番茄的香甜,飯後也沒有口乾舌燥之感。麵中熬得軟爛的排骨,更是方便年長母親的咀嚼。

我們也點了茶飲,配著餐館附贈的微甜蜂蜜蛋糕,又把我們休息用餐的時間拉長。主要是在高雅的環境中用餐,既不擁擠、也沒用完餐馬上要離席的壓力。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7).JPG長廊也有靠窗的餐桌,也很寬闊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8).JPG

由於餐廳是由住宅改造成數個餐室,而我們用餐的「餐室」,只有三張餐桌。

在沒吵雜聲中享受平民美食,多了居家輕鬆之感,或許這也是取名為「串門」的原因吧。(上下圖)

有趣的是,當母親用叉子吃蜂蜜蛋糕時,整塊蛋糕卻彷彿「空心球」掉入她的杯中。母親笑著用湯匙撈出蛋糕,隔桌彷彿謹守「沉默是金」的老夫婦,看到我們無厘頭的談笑,破了戒打開話匣子跟我們聊了起來。

或許這如居家般的輕鬆氣氛,桌邊沒路人甲示意我們吃飽該走人、沒服務員催著送客,客人都成來串門子的老張們了,彼此也能隨興地「坎大山」。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5).JPG

水交社 老張串門 (19).JPG木地板,入內需要脫鞋

只是到此串門子,需給老闆銀兩;不同於一般串門時,大方享受屋主的招待。

但我感覺這是品嘗味美麵食、欣賞日式老宅、又可開心帶著故事離去的一頓超值午餐。

改造後的水交社園區,除了「老張串門」外,還有一處眷村食堂 - 「相聚場」。那是以眷村民宅改造,也是賣麵點與小菜的餐廳。

午餐時間我們正好走到相聚場,門前雖掛著 Open 的招牌,裡面卻空無一人。

水交社 老張串門 (20).JPG

水交社 老張串門 (5).JPG餐廳的菜單封面。由廢棄的眷區改造成的餐廳。

因無緣到「相聚場」用餐,才能與老張串門結下善緣。

下次返台可能是在 56 月時,我們一定會再到老張串門,因為這裡輕鬆的用餐環境與餐飲,有我年輕時的回憶,以及對家鄉思念的味道。

後記: 老張串門餐茶館地址:台南市南區興中街 73 號,需注意他們的營業時間。

水交社 老張串門 (4).JPG餐廳附近水池盛開的荷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rry-Diesel 的頭像
    Harry-Diesel

    我和柴油的窩

    Harry-Dies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