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噶瑪噶居寺 (1).JPG菩提心園的阿彌陀佛

2023/11 回台時,我們參訪位在台南左鎮的噶瑪噶居寺 (簡稱噶瑪寺)

雖然未曾到過這裡,但我對這裡卻不是很陌生,因一位好友在她的部落格上,多年來多次介紹這藏傳佛寺。

當我踏進山門,眼前這充滿西藏特色的莊嚴佛寺,除了讓我感受西藏宗教文化與藝術之美外,心中也產生無限的寧靜祥和。

噶瑪噶居寺 (2).JPG舍利塔

噶瑪噶居寺 (7).JPG左:寺院參觀地圖

我對藏傳佛教完全不懂,也想知道「噶瑪噶居」一名的意思。

根據該寺院官網的解釋:“噶瑪噶居」的意思即為「噶瑪巴所創立的口耳傳承”。沒慧根的我依然不懂!

在寫此文時,腦子竟然浮現個想法:猜想「噶瑪噶居」或許是來自其英文名字  Karma Kagyu Monastery 的音譯吧!

Karma 是佛教用語「業」的意思,或稱果報、業力。

佛教認為人的思想和作為,會影響該人的未來;善念和善行結善業,而惡念和惡行則造惡業。業力將影響今生未來的日子,以及來生 (輪迴)

噶瑪噶居寺 (11).JPG

噶瑪噶居寺 (22).JPG

Kagyu  就比較容易解釋,因為這佛寺是藏傳佛教的「噶舉派 Kagyu」(或噶居派)。

藏語的「噶」本意指「口」,而「舉」的藏語意思為「傳」。因此「噶舉派」一詞,可解釋為口耳傳承宗派。(1)

噶舉派是西藏佛教的四大宗派之一,於 11 世紀創立。

他們不以研讀經典為滿足,而重視實際刻苦的修行,也成就了許多實踐苦行修練的高僧。

噶瑪噶居寺 (5).JPG西藏特色的塌鼻獸

噶瑪噶居寺 (3).JPG山門外步道旁的轉經輪

由於噶舉派僧人的僧袍上有白色條紋,在西藏俗稱「白教」。噶舉派又分成一些派別,噶瑪噶舉派是其中最大的派別。

我們熟悉的達賴、班禪,則是「黃教」的宗教領袖,因與噶舉派「白教」的修行方法不同,而成不同教派。

在中共佔領西藏以前,「黃教」是西藏佛教的第一大教派,達賴統治前藏,班禪統治後藏。

噶舉派的最高宗教領袖,跟「黃教」的達賴、班禪一樣,都是依前世輪迴轉世而坐床,稱為噶瑪巴 karma pa.

噶瑪噶居寺 (16).JPG如來殿

噶瑪噶居寺 (9).JPG如來殿

噶舉派第 17 世轉世活佛噶瑪巴的命運,跟達賴喇嘛一樣,都為了宗教自由而逃離中共統治下的西藏。目前大寶法王伍金赤列·晉美多吉,停留在印度達蘭沙拉。

在台南左鎮的噶瑪噶居寺,是噶瑪噶舉派為傳承叢林道場在台創建的佛寺。

在這極具西藏佛教藝術特色的佛寺前,是座牌坊式的山門。其三層平台的結構,代表西藏佛教的三乘法門:小乘、大乘、金剛乘。

噶瑪噶居寺 (8).JPG桌上有一「法輪雙鹿」擺飾,桌子也雕刻著「法輪雙鹿」

噶瑪噶居寺 (25).JPG山門

山門頂端裝置著有八正道之喻的金色法輪,立於蓮花寶瓶上。

法輪兩側各有一隻鹿,雙鹿象徵追隨佛陀修學聞法的弟子。

因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森林裡來了一對鹿,直望著梵天獻給佛陀的法輪。這段佛陀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的故事,後來成為藏傳佛寺常見「法輪雙鹿」的徽記。

因此,噶瑪寺的山門上方、如來殿屋頂、供桌等,都可見到「法輪雙鹿」。(上圖)

噶瑪噶居寺 (15).JPG文殊院中的文殊菩薩,手上的刀意喻斷煩惱

噶瑪噶居寺 (4).JPG山門

山門上的許多白色圓點,也是藏傳佛寺特有的紋飾,象徵智慧明點。

這白色圓點在噶瑪寺中除了出現在山門外,也可在如來殿等建築上見到。(上圖)

在入口山門旁有獅、虎、馬、鷹、牛等雕像,在寺院建築及庭園中,也可見到許多動物的雕像。

阿達的我原本還以為是「裝飾藝術」,後來才明白那象徵著天王神獸護持。(上圖)

噶瑪噶居寺 (20).JPG右上:如來殿外的老鷹頭像。右下:菩提心園的 24 尊供養仙女

噶瑪噶居寺 (24).JPG卸下(側面)

進入山門後,眼前一座名為「卸下」的藝術品,不禁讓我停下腳步。

寺方陳設這作品的意思是:希望到此參訪的人,將心頭上所有紛擾罣礙的放下,也卸下外在虛偽的無形面具,進入佛國淨土。(上圖)

文殊院是噶瑪噶居寺的第一座法幢,肇建於西元 1989 年。(下圖)

噶瑪噶居寺 (14).JPG文殊院

噶瑪噶居寺 (28).JPG文殊院

文殊院前廳入口是西藏式木造正門,樑柱上的雀替具除了有力學支撐功能外,裝飾圖案也充滿西藏美學。

門上以中文及梵文寫著「噶瑪噶居寺」,門簾是一隻吐出瓔珞的塌鼻獸,和飄帶串成的華麗花鬘。

這是藏族獨特的藝術文化。(上 2 圖)

噶瑪噶居寺 (23).JPG如來殿

噶瑪噶居寺 (13).JPG迎賓石

如來殿是噶瑪寺中最高的建築物,上階梯後的入口處,地上有一呈半圓形的「迎賓石」。(上圖)

那是以青斗石雕刻天女奏樂飛舞,意為歡迎賓客進入聖殿淨土。

入殿時跨過半圓,出殿時再跨半圓,合為圓滿吉祥之意 (註2

噶瑪噶居寺 (19).JPG如來殿

噶瑪噶居寺 (10).JPG七佛

噶瑪噶居寺 (12).JPG佛陀說法像

一進如來殿,天花板裝飾著梵文雕刻的四部真言,眼前莊嚴的七佛,是由石雕家王秀杞以白色大理石斧鑿而成。 (上圖)

如來殿中高 16 公尺的釋迦牟尼佛說法像,是以佛陀 35 歲的容貌為造像依據,先以銅鑄、後安金箔,塑造而成的法像。(上圖)

噶瑪寺除了這座佛陀法像外,在「菩提心園」也有一座在 2014 年塑造,高 18 公尺的阿彌陀佛金飾銅像。(下圖)

噶瑪噶居寺 (18).JPG菩提心園

噶瑪噶居寺 (21).JPG

莊嚴的阿彌陀佛,雙手捧缽、雙足跏趺坐在蓮花寶座,微笑垂顧眾生。

在阿彌陀佛四周,是刻著孔雀、馬、大象、仙女等的石柱;在祂前方是二十四尊女供養者的雕像。

這些充滿印度味道的石雕,不禁讓我想到 LA 的印度廟,也有類似的石雕。

原來噶瑪寺的石雕,都來自印度著名的石雕之鄉 Odisha 奧迪沙,難怪充滿印度文化氣息。

噶瑪噶居寺 (6).JPG

噶瑪噶居寺 (17).JPG

噶瑪寺的官網:此處題名為『菩提心園』,祈願一切眾生來此,悉證菩提!(註2

菩提心園有座高懸「六字大明鐘」的鐘亭。鐘面刻著心經及觀音六字大明咒。(上圖)

鐘亭旁是一傳統藏式佛塔: 舍利寶塔。

這高 38 公尺,銅製塔尖的寶塔,全名是「見即解脫吉祥光塔」。舍利寶塔的四周設置了 204 座金色轉經輪,到此參訪者可以平靜虔誠的心,順時鐘繞塔或轉經輪,祈福也讓心靈祥和。

噶瑪噶居寺 (29).JPG舍利塔

噶瑪噶居寺 (26).JPG七佛

噶瑪噶居寺 (27).JPG佛陀說法像

我第一次到噶瑪寺,就深深的喜歡上這裡。這裡寵物友善的環境,更是讓我吃驚,因為寺方允許寵物行走在殿堂外的步道上,讓我感受眾生平等。

離開噶瑪寺之後,不禁懺悔過去十年來,在痞客邦看過好友 N 次介紹噶瑪寺,今日才走入她推薦許久的莊嚴道場。

一位友人跟我閒聊時,笑問我到此「是否有到藏經閣,學習金輪法王、鳩摩智、或靈智上人的武功?」

貧道運氣打通任督二脈後,侃然正色回答:「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而我此行心靈的收穫是:勉勵自己放下罣礙、卸下虛偽面具,用心學習佛的慈悲喜捨無量心。

1: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資料來源,噶瑪噶居寺官網。菩提,意為悟道,成就解脫生死。

噶瑪噶居寺 (30).JPG母親在如來殿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rry-Diesel 的頭像
    Harry-Diesel

    我和柴油的窩

    Harry-Dies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