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另一個春天,每片秋葉都是朵花。”(註1)
在加州,每年從九月下旬到 12 月上旬期間,由北向南、從高山到平地,都能欣賞美麗的秋葉,將大地染上橙黃與火紅的亮麗色彩。
“我愛秋天,它像上蒼為了美而創造的季節。” (註2)
每到秋天,為了感受老天爺創造的美景,總會到郊外、山上、甚至植物園,欣賞如調色盤般多彩的秋色。
11 月初的週末,帶著病癒不久的芋頭•太郎 Taro, 又到位在加州東部的小鎮 -主教城 Bishop 度假 。
我們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到山上去,而是將時間都留在小鎮的公園與野外,放鬆的閒步與賞景,感受“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之美。
甚至在公園小坐,與其他遊人打招呼,“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之情油然而生。(雖然大家互不相識,但高歌的我心想長居在此)(註3)
主教城位在加州東部的印歐縣 Inyo County, 跟擁擠的洛杉磯縣只隔著肯恩縣 Kern County, 但這裡卻與 LA 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觀。
人口稀少的主教城只有 3800 居民,還是該縣人口最多的城市。
小城超過 60% 住民都是女性,而且居民的平均年齡 50 歲,遠高於美國平均的 38.8 歲。
因此,在這以中年人與「資深市民」為主的小鎮,常見阿公、阿嬤在公園中悠閒的看書、聊天、野餐、或靜坐曬太陽。
這些輕鬆自在的畫面,讓我看到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的瀟灑。(註4)
我總想:詩中的漁人不是想釣魚,而是為了「釣」得美麗的秋景、「釣」到無拘無束的心情。
同樣的,我也想像坐在充滿秋意的美麗湖邊,也是懂得生活樂趣、以灑脫心境賞秋景,將自己與這一湖秋色融合。
這條小溪流過公園,跟下圖的照片成對比! 下圖是小溪流經飯店,被鋪上水泥、擺上石塊,讓客人坐在溪旁聊天。這兩張照片相隔的距離,不到 80 公尺,卻是天然與人工的明顯差異。
小溪流經飯店,變成一條鋪上水泥、失去自然生態的排水溝! 我很喜歡這飯店的品質,但無法苟同他們「改造」自然。
在公園拍的紅、黃落葉,皆非當地的原生樹種。
紅葉是北美楓香樹 American sweetgum 的葉片。楓香樹原產於美國的東南部,是溫帶氣候區中一種很受歡迎的觀賞植物,但不是加州的原生植物。
看到增添公園色彩的楓香樹,我也冒充起文青,有了“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感嘆歲月不饒人之憾。 (註5) (秋風最愛多管閒事了,它不但把楓葉變紅,也把人的頭髮變白了。)
公園就在飯店正對面,一早就和 Taro 到公園解放,抒發身心。
或許因凋零的落葉,總讓很多與秋天有關的詩詞,帶著蕭瑟、哀涼與悲傷的意境。
例如,林清玄就認為「秋天的心情,就像是微步中年的心境!」
但我卻更喜歡天涼好個秋、與豐收的歡愉。秋天的愁與惆悵,常與我保持相當的距離!
蘇東坡《贈劉景文》寫著:“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請記得一年中最好的景緻,就是柳橙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
他不認為蕭瑟的秋天一到,一年的好景將盡,就只剩如枯葉般蕭瑟的日子。
因秋天也能帶來美麗與悠閒的心情。
白楊樹是加州的原生樹種,也是這裡山林常見的樹木。整片山林在秋季時變成金黃色,非常的美麗。
然而 11 月初的山上,白楊樹枝幹上的葉片早已掉落,充滿寒冬的氣氛!
因此,和 Taro 在主教城的週末,大都待在小鎮放空,讓心靈沉澱;或到城外荒野牧場,感受曠野寂靜之秋。
往山上的道路,可看到山上的殘雪。那是今年春天的雪,至今仍未融化。這裡的山上下週又要下雪了。
這蘋果只有櫻桃的大小,我遠望時,還以為滿樹的櫻桃,還起了「分享心」、竊喜一番。
每年楓紅的 11 月,也是我返台的季節之一。這週末又將踏上回台班機,將和半年不見的家人親友們見面。
未來這兩週,我將沒有時間到此回覆好友們的留言,也減少到各位的格子欣賞精彩的圖文。先在此向各位好友們致歉。
註:
1. Albert Camus : Autumn is a second spring when every leaf is a flower.
2. Lee Maynard : I loved autumn, the one season of the year that God seemed to have put there just for the beauty of it.
3. 宋•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薇,是一種植物。採薇而食,指隱居生活。
4. 清•王世禎《題秋江獨釣圖》:“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5. 清•趙翼《野步》:“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遊。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