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故宮南院 景泰藍 (7).JPG

二月返台,姊姊帶我去故宮南院欣賞景泰藍特展,除了讓我認識什麼是景泰藍、欣賞許多無價之寶外,也讓我產生在博物館過夜的幻想,捨不得離開。

孤陋寡聞的我,原以為景泰藍的「景泰」是個地名;或是像「海軍藍」、「天空藍」一樣,是藍色的特別形容詞。

而且,在搜尋景泰藍的相關資料時,才知道景泰藍今日再中國繼續傳承,梁思成與林徽因竟然是主力之一。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JPG右圖上半部是這次特展的海報,下半部乾隆仿古青銅器作成的景泰藍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JPG

景泰藍的「景泰」是來自 15 世紀中,明景帝(代宗)的年號 - 「景泰」。

28 歲就過世的他,只在位 7 年多(1449 -1457年)。

當時工匠燒製的掐絲琺瑯大多是藍色,而且質優精美,後世鑑賞家推崇這時期的掐絲琺瑯為極品,稱為「景泰琺瑯」或「景泰瑯」。後來因使用的搪瓷釉料多為月藍色,且「瑯」「藍」音近,訛變為「景泰藍」。(1)

什麼是掐絲琺瑯?那是先以金屬絲線在金屬胎上勾勒紋飾輪廓,再於其中填上琺瑯釉,經反覆燒製、打磨後的產品。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3).JPG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4).JPG

掐絲琺瑯最早出現在中土,一說於南宋或元代,自拜占庭傳入。另一個說法是成吉思汗進攻大食國(阿拉伯),沒帶回洋妞,卻擄回不少工匠,因此這工藝也傳入中原。

15 世紀中,明景帝時期的掐絲琺瑯,被視為中土掐絲琺瑯器的巔峰期,後世將它與永樂漆器、宣德爐、成化瓷齊名。

16 世紀,信奉道教、追求長生之術的嘉靖皇帝(在位1522 -1566年),著重在青花瓷的設計與製造,製造過程繁瑣的掐絲琺瑯就逐漸沒落。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0).JPG放毛筆的「筆山」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9).JPG 清乾隆 暖硯

到明末(17 世紀上半葉),一些鑑賞家推崇一百多年前明景帝時期製作的藍色掐絲琺瑯,認為當時的作品為掐絲琺瑯工藝之極品,稱這它們為「景泰藍」。

因此,擁有「景泰藍」成為當時人們一夕致富的夢想。

景泰年間燒製的掐絲琺瑯原本數量稀少,因鑑賞家的大力推崇,晚明的古董商人找不到真正的景泰藍,就只好自力救濟 - 自己動手做古董。

民間因此興起仿作風潮、拼湊舊器或修補舊器,也號稱為景泰藍,以致假的景泰藍大量出現當時的古董市場上。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0).JPG

故宮南院 景泰藍 (6).JPG

清初時,景泰年間掐絲琺瑯的製作技術,已近乎失傳。

雅好古文物的乾隆,除了蒐羅景泰年間製作的掐絲琺瑯作品外,也下令宮廷匠師依他喜好,研發創作新造型的掐絲琺瑯。

乾隆令匠師依古青銅圖譜,仿照古物的外型,結合掐絲琺瑯打造新作品。

並將繪有西洋人物風景的畫琺瑯與掐絲琺瑯結合,創作出東、西風格兼具的杯盤、飲宴用具等器皿。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7).JPG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8).JPG

匠師除了製作造型典雅華麗的筆架硯台、香爐、宗教文物等掐絲琺瑯外,許多融合古今工藝品,新創作的杯、盤、盞、壺等,也從工匠的巧手中出現。

例如,下 3 圖的《掐絲琺瑯御製詠春詩掛屏》,是乾隆將 16 世紀出現的繪圖式掐絲琺瑯,進一步運用在製作畫軸、複製古畫、及繪畫山水。

這類作品絕大多數都留在紫禁城內,這幅掛屏是台灣故宮唯一的掐絲琺瑯掛屏。(註2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4).JPG清乾隆《掐絲琺瑯御製詠春詩掛屏》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3).JPG清乾隆《掐絲琺瑯御製詠春詩掛屏》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5).JPG清乾隆《掐絲琺瑯御製詠春詩掛屏》

乾隆年間將宮廷所藏古青銅器,作成《西清古鑒》圖譜。這圖譜也成匠師們仿古造器的參考書。

下圖這動物造型的《掐絲琺瑯鳧尊》完全仿造自「周鳧尊二」青銅器,但比例與輪廓卻更富拙趣,古雅不失莊重。

在這次的展覽中,看到許多依動物造型的青銅器,仿製成的掐絲琺瑯,可想像乾隆對古文物的喜好。, ㄈㄨˊ)(註 2

乾隆以這些宮廷藝師創作的景泰藍作品,取代原來宮中易壞的器皿,將這些兼具東、西方味道的景泰藍器皿,遍置皇宮各處。它也成宮廷生活的時尚物品。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5).JPG清乾隆 《掐絲琺瑯鳧尊》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6).JPG

故宮說乾隆時製作的景泰款器皿,竟然也像明末的古董商人一樣,作假古董來騙自己。

例如,下圖的《掐絲琺瑯番蓮紋雙螭耳蓋簋》外型仿自青銅簋,有著井然有序的纏枝番蓮紋與花卉紋,是乾隆時期的風格,但器底卻寫著『大明景泰年製』。(註 3

猜想是乾隆得不到 300 年前的景泰藍,只好自己做贗品。就像「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或是「烏鴉唱歌」自得其樂。

莫非乾隆是詐騙集團的頭子?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2).JPG 清乾隆《掐絲琺瑯番蓮紋雙螭耳蓋簋》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1).JPG

《典藏.古美術》專訪策展「謎樣景泰藍」胡櫨文小姐,她說:

乾隆朝在琺瑯燒造、掐絲工藝的掌握,和鍍金技巧都是很高的,媲美早期掐絲琺瑯作品。

又因帝國富強的歷史背景,其用料甚好、做工精細,即便是現在可能都燒不出來。

重要的是,若非乾隆推動這項工藝的發展,中國掐絲琺瑯技術現在可能就已經消失了。」(註 3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2).JPG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8).JPG

然而,隨著清末國力的衰弱,景泰藍也逐漸沒落消失。

1912 年大清帝國滅亡後,服務於宮廷的景泰藍匠師流落民間,他們開小工作坊維持生計。

對日抗戰期間, 因戰亂流離與原材料取得不易等原因,不少匠師放棄這傳承六百多年的工藝, 景泰藍技藝幾乎是 “RIP” 奄奄一息。

然而,今日景泰藍工藝在中國及台灣又再度興盛。

它在中國重生的主因之一,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為挽救瀕臨消失的景泰藍工藝,在清華大學營建系(今建築學院)成立的工藝美術組。林徽因是實際指導圖樣設計的教授。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6).JPG永璇是乾隆第八子,看過 〈乾隆王朝〉或〈如懿傳〉的人,對他應該不陌生。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7).JPG右圖是「八阿哥」永璇的書法

林徽因不是專精於中國建築史研究和文學?怎麼也懂得美術設計工作呢?

1924 年,20 歲的林徽因報考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但當時賓大建築系不收女生,她只好進入美術學院就讀,同時也選修建築學的課程。

1927 年,林徽因獲得賓大的美術學學士學位。

故宮南院 景泰藍 (29).JPG

故宮南院 景泰藍 (4).JPG

林徽因與景泰藍的緣分,有個相傳許久的故事:

一天,林徽因在古玩攤上買一景泰藍花瓶。 攤主對林徽因說: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 就是老天利也撐不住,快要關張了。 ”

老攤主感慨地對她說:「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

林徽因聽了攤主的話,不禁為景泰藍的命運擔憂起來。

她與梁思成再三商量,決定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一個工藝美術組,搶救景泰藍。(4)

故宮南院 景泰藍 (3).JPG 右圖:〈掐絲琺瑯觚形瓶〉,有趣的是,這件作品的琺瑯釉色及器形,與在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的一件收藏品雷同。據信為元朝或明朝早期製品。

故宮南院 景泰藍 (5).JPG

現在看到梁思成和林徽因為景泰藍付出後的成就,讓景泰藍在中國再生,才明白當年月老沒讓徐志摩得逞,原是祂的一片苦心啊!

在故宮南院的景泰藍特展已經結束,但我想外雙溪故宮該有景泰藍的常設展覽。下次再到故宮時,別忘了放慢腳步欣賞“景泰神話:傳說中的琺瑯精品”,再看看“乾隆新樣:宮廷的掐絲琺瑯文創

相信您也會和乾隆、梁思成、林徽因以及本山人一樣,對景泰藍深深著迷。

故宮南院 景泰藍 (8).JPG

故宮南院 景泰藍 (9).JPG

參考資料/引用來源

1:北京首都博物館 景泰藍簡介

2:展品文物解說

3 〈典藏.古美術〉20226月號〈景泰藍,令乾隆也瘋狂的絕美神話文物─專訪國立故宮博物院「謎樣景泰藍」策展人胡櫨文

4 : 〈林徽因与景泰蓝的生死情缘〉2012 1029 10:57 瓷库中国

其他參考資料:〈奢侈的風雅:乾隆時期的仿古青銅掐絲琺瑯器〉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 胡櫨文

故宮南院 景泰藍 (1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rry-Diesel 的頭像
    Harry-Diesel

    我和柴油的窩

    Harry-Dies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