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和柴油的二主人晚餐時,提議經由聖塔芭芭拉、花田,到中加州太平洋岸的皮斯摩海灘 Pismo Beach 作三天小旅行。這條熟悉的度假路線,也是以前我們和柴油 Diesel 出遊的共同回憶。
其實在兩天後的 6/11,我也將和芋頭•太郎 Taro 到花田與聖塔芭芭拉度週末。
這兩個時間接近、一半行程重複的旅遊,對愛玩的我而言,不因此就跟友人說 No., 也不會因重遊而影響遊興。跟不同的夥伴、或在不同的時間到熟悉的地點旅遊,也能寫下不同的故事。
由於上兩篇介紹花田及聖塔芭芭拉,本文就跟大家介紹這位在加州一號公路上,人口約 8000 人,曾盛產長達 18 公分大的皮斯摩蛤蜊 Pismo Clam, 在 1950年代曾自豪為 "世界蛤蜊之都 Clam Capital of the World" 的皮斯摩海灘。(上圖,加州地圖上皮斯摩海灘的位置)
如壘球般大的皮斯摩蛤蜊,在那年代是很普通的尺寸。若將它跟台灣粉蟯 (蚶仔 ) 相比,該是如巨人跟孩童的差距。
左上:公園的有趣造型指示。 左下:Pier 碼頭上的遊客服務中心
科學家不能確定這裡蛤蜊的成長速度,但估計一顆皮斯摩蛤蜊長到 11 公分(4.5”)大,需要 10 – 14 年。
由於當時人們無限制的捕捉,甚至用馬在沙灘上拉著像叉子般的犁,挖出無數的大蛤蜊。
但抓太多卻吃不完、賣不掉,這些暴殄天物的人們,還將它拿去畜牧場餵豬。而一個 15 公分大的皮斯摩蛤蜊殼,甚至可以賣到 $400 元(現在幣值)。(註)
每年 10 月,“世界蛤蜊之都” 也藉盛產的大蛤蜊舉辦蛤蜊節,以遊行、餐飲、音樂會招來遊客。
然而,蛤蜊遭受人類濫補之浩劫,原本盛產大蛤蜊的海灘,不久就成為一片「淨土」。
沒有蛤蜊可以烹調著名的蛤蜊濃湯 clam chowder, 餐館只好從外地購入蛤蜊,以滿足遊客對地方特色小吃的期待。
雖然少了蛤蜊的加持,代表皮斯摩海灘的蛤蜊標誌依然可見。到這裡的遊客,還是會湧向餐廳購買著名的蛤蜊濃湯。這就像特別開車到拉拉山,排隊買加州水蜜桃一樣的神奇。 (下圖,客人排隊購買外地生產的蛤蜊,烹調成的蛤蜊濃湯。)
這裡消失的蛤蜊,像「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讓後人嘆息。
但為了繼續招來遊客,也紀念這裡曾有的輝煌,傳統的蛤蜊節依然像過去一樣舉辦,不因蛤蜊的絕跡而停止。
蛤蜊節中的一個傳統活動,是小朋友們在沙灘上挖蛤蜊。然而少了皮斯摩蛤蜊,主辦單位就購買一些粉蟯 (蚶仔 ),充當匹斯摩大蛤蜊騙三歲囡仔。
幸運的是,消失多年的皮斯摩蛤蜊近年又出現在沿海沙灘,猜測是來自附近核電廠或范登堡空軍基地外的海灘,但數量、體積都無法跟以前相提並論了。(下圖,一位姑娘從沙灘上挖到的蛤蜊。)
網路照片上的 “普通型”的皮斯摩蛤。資料來源:上圖-舊金山灣區新聞 SFGate, 下圖-加州漁獵局
皮斯摩海灘的南邊,就是冬天到此避寒的帝王蝶蝴蝶林。我曾在不久前介紹過這種瀕臨滅絕的蝴蝶。 我們在此野餐。
此行到皮斯摩海灘時,我們又住在 “海洋吉普賽人 Sea Gypsy Motel”.
這裡是我們和柴油的最愛,因為旅館前面就是一片海灘。小城很迎遊客帶他們的毛小孩同遊,允許狗在沙灘上走路玩耍、或下海戲水。
然而在現代的網路時代,這旅館竟然無法在旅館官網上訂房,更不用說會出現在其他的旅遊訂房網站。
這旅館唯一的訂房方法:打電話給旅館。
雖然打電話訂房不方便,但對曾入宿過的我,卻沒有多大的影響。只要告訴他們我的姓名,接線員馬上找出我過去的訂房資料。
我再告知住宿日期、房型、及提供信用卡訂房後,馬上就收到旅館傳來的訂房確認郵件。
主因是這旅館有許多忠實的客人,到皮斯摩海灘度假時,就像我們一樣會先選擇這間曾留下美麗回憶的旅館。
即使這旅館遵循祖傳的電話訂房秘笈,造成遊客訂房不便,甚至不願拿起電話而失去商機。但它在 google 依然獲得高達 4.6 顆星的評價,甚至比當地豪華飯店、度假村的評價還高。
主因是這旅館有不少特點。如:允許攜帶寵物(還提供寵物用的毯子)、下樓就是沙灘、客房有設備齊全的廚房(包括刀叉餐具)、離碼頭 pier 及餐館商店林立的大街,步行都不需 10 分鐘。
此行我們提早一個小時 check in, 也毫無問題的拿到鑰匙,讓我們感到「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
站在旅館廚房向外望,讓我有搭乘郵輪的感覺。
因擺著兩張椅子的陽台外就是海洋,而陽台前客房內擺設的沙發、電視、甚至陽台,這些都是郵輪上的情景。
每當我坐在陽台前看著大海或夕陽時,昔日和家人搭郵輪旅行的印象,又一幕幕的回到眼前。(下圖)
會選擇住宿在面向大海的客房,是因我們總會打開陽台的玻璃門,在海濤聲及海風中入眠。這裡的夜晚只有 11˚C, 當然不會忘了打開房內的暖氣。
在萬里無雲的晚上,躺在旅館前的沙灘上仰望滿天繁星,是我放鬆身心的好法子。
而清晨 4:30又下樓到沙灘上,觀看「五星連珠」(水、金、火、木、土,五顆太陽系的行星)及月亮連成一線的百年奇景,更讓早起的我大呼值得。
可惜的是,此行忘了帶三腳架,以致無法拍下燦爛的夏夜星空,只好怨嘆自己的大意了!
“皮斯摩 Pismo” 一名來自當地的原住民 Chumash 印地安人。
後人以 Chumash 語 “pismu” 作為這小城及蛤蜊的名字,但 pismu 在原住民的意思卻是焦油 tar.
要是今日為這小城取名的人坐在沙灘上,看著夕陽將海天染成一片金黃,再想想當初為這美麗的海灘取名為 “點仔膠” ,臉頰會因這無心之錯,紅得像南海姑娘嘴上的檳榔?
註:皮斯摩海灘 Pismo Beach沒有官方的中文譯名,有人稱為匹斯摩或比斯摩海灘。 本文資料參考自洛杉磯時報 11/30/2021: “Pismo Beach was once the Clam Capital of the World. Then the clams disappe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