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鴛鴦這種美麗的水鴨,原生在北美洲,又稱為北美鴛鴦,在美加的公園或野外偶爾可見。
稱牠為林鴛鴦,是因牠與東亞的鴛鴦,是鴛鴦屬中的唯二物種,因此牠們也是遠親。
林鴛鴦的學名為 Aix Sponsa, 意思是穿著美麗婚紗 (Sponsa) 的水鳥 (Aix). 但身上長著美麗羽毛的卻是雄鴨。
原來是新郎倌穿著婚紗。
牠最初被稱為 “夏鴨 summer duck”, 因牠經常在夏天時,出現在美國東南部各州;在南卡、北卡二州是常見的水鴨,亦有 “卡羅來納鴨 Carolina duck” 之稱。
今日林鴛鴦的英文名為 Wood Duck, 那是源自牠們的特殊生態:生活在池塘、溪流、或沼澤的水鴨(duck),在水畔小樹林(wood)的樹洞上作窩、產卵孵育。
我猜想這也是牠們入籍台灣後,姓「林」、名「鴛鴦」的主因吧!
Wood Duck 也被直譯為木鴨或美洲木鴨。
木鴨一名,彷彿牠們跟「呆若木雞」的木雞般愚蠢,或易受驚嚇而呆在原地發楞。那麼就誤會大了。即使是休息,牠們也是保持著枕戈待戰的精神。
19世紀前,北美有很多林鴛鴦。到 19 世紀末時,因無限制的狩獵,又任意破壞牠們的棲息地,致使牠們的數量大幅減少。
1918 年通過《聯邦候鳥條約法》,保護了無數的林鴛鴦及候鳥的生命;愛鳥人士大量的築巢復育,讓牠們的種群數量又慢慢恢復。此後到 1941年前,獵殺林鴛鴦是非法的行為。只不過現在又列在狩獵的許可名單上。
林鴛鴦雖是水鴨,但牠們長著尖利的爪子,可像鳥類般棲息在樹上、及在樹洞築巢。是少數在樹洞內繁衍下一代的水禽。
牠們通常會選擇離地面 2 – 10 公尺高的樹洞作窩。當幼鴨孵出後一、兩天,母鴨就會帶領雛鴨從洞口向外跳下,到附近的水面生活。
在 YouTube 上輸入 “wood duck babies jumping”, 您可看到許多這些剛出生不久的雛鴨,用尖爪爬上洞口,再勇敢地跳下樹的影片。
由於人類大量砍伐森林,而且有樹洞的樹或枯木,視同廢棄物般的肆意砍除,導致林鴛鴦無法找到天然的樹洞築巢,甚至一個樹洞被多隻母鴨,同時下了 30 顆蛋的情況發生,導致雛鴨無法孵化。
因此各地的愛鳥人士,在牠們經常出沒的樹上,為牠們懸掛木製鳥巢箱,讓林鴛鴦能在木箱內藉此孵育下一代。
這在台北木柵動物園也可見到。
木柵動物園的鳥園中,有林鴛鴦展示。在樹幹離地面約 3 -4 公尺處,園方懸掛木製巢箱,以便雌鴨產卵孵育。動物園還曾在木箱內設置微型攝影機,當起狗仔、紀錄孵化的情況。
九月下旬,當我閒步公園時,遇上 6 對林鴛鴦正悠游湖面。其中有 4 隻雄鴨正值蝕羽期,跟其他兩隻色彩亮麗的雄鴨,外觀差異甚大。
通常在夏季之後,雄鴨身上美麗的繁殖羽,會脫落成非繁殖羽(蝕羽);大部分這種非繁殖羽,在入冬前又恢復成原來多彩美麗的繁殖羽。
當我欣賞林鴛鴦正“自自冉冉”地游在湖面時,牠們彷彿受到驚嚇,全體突然飛離湖面。
原來牠們聽到松鼠的呼喚。
離湖不遠的一棵加州橡樹 interior live oak 上,有兩隻松鼠正在採食橡果,因牠們採食時觸動樹枝,一些如杏仁大小的橡果,就從加州橡樹上掉落。
頓時,許多愛吃橡果的林鴛鴦、加拿大雁、綠頭鴨,全到樹下等待橡果的掉落。
有趣的是,身材最小的林鴛鴦,動作卻是最快、搶到最多的橡果。
搶不到的綠頭鴨,總是賴皮地追著林鴛鴦跑,要牠們吐出咬在嘴巴的橡果。
反觀體型巨大的加拿大雁,卻有紳士的風度,在樹下靜靜的等著落在牠身邊的橡樹子。
原來林鴛鴦的主食是種子、水生植物的嫩葉、水果、堅果等,但秋天橡樹上成熟的橡樹子 acorn, 卻是牠們最愛的零食。
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尚未平息,而加州的山林野火又此起彼伏,出門旅遊的興致索然,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時間到公園、保護區,放慢腳步欣賞許多被我忽視的生態。
今晨在公園仔細欣賞林鴛鴦,也可看到這場動物合作共存的畫面,就自我安慰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2020/10/02 Harry-Diesel, L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