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沿著河畔散步,總會看到一些鳥禽。
一個下午從社區人行道走向河堤後不久,看到一隻庫柏鷹 Cooper’s hawk 棲息著。
庫柏鷹是生活在北美的一種中型老鷹。在社區天空常見庫柏鷹翱翔,甚至多次目睹牠獵食鳥類,因此對庫柏鷹不陌生。
上週在後院曬太陽時,就看到一隻庫柏鷹帶著獵物,飛到鄰居的蘋果樹上。
由於反舌鳥在附近築巢,而拇指大的蜂鳥也認為那裡是牠的地盤,牠們竟然不知死活的飛到一旁,想要驅趕正在享用野味的庫柏鷹離去。
兒時常玩「老鷹抓小雞」,而庫柏鷹被來到新大陸的人,認為牠專門捕抓小雞,因此也稱牠為 chicken hawk 雞鷹,彷彿是遊戲中抓小雞的老鷹。
其實牠以小鳥(甚至鴿子)、小哺乳動物 (如老鼠)、及爬蟲類(如蛇、蜥蜴)為食。
再沿著河畔前行,眼前出現黑頸高蹺鴴 Black-necked stilt 及半蹼鷸 dowitchers 群聚一起。
不久前曾介紹過的黑頸高蹺鴴,是這季節常見的涉禽,而半蹼鷸卻是這裡難得的稀客,和牠們偶遇,覺得挺幸運。
半蹼鷸顧名思議,牠腳趾間有一小蹼,讓牠在泥濘地行走時,鳥體不致過度深陷。
生物學上的半蹼鷸屬,僅有三個物種:長嘴 long-billed、短嘴 short-billed 、及稀有的亞洲 Asian 三種半蹼鷸。
前面兩種半蹼鷸生活在美洲及西伯利亞的東部,但偶爾會有迷鳥,出現在台灣的沿海濕地。相信大家也曾在痞客邦,欣賞到好友們的精彩照片。
生活在北美的半蹼鷸,在 1950 年被 “好事之徒”區分、取名為“長嘴、短嘴”兩種。
其實不論喙長或喙短的半蹼鷸,都有長長的喙嘴。
就像長頸鹿不可能因物種的差異,被取名為長頸鹿、短頸鹿,因牠們都有特長的脖子。
因此連愛鳥人都認為,將帶有長喙嘴的半蹼鷸取名為“短嘴”,根本是誤導 misleading.
就讓無聊的我,為牠們編一段繞口令:「短嘴長嘴都有長嘴,短嘴的長嘴短於長嘴的長嘴。」
由於長嘴或短嘴半蹼鷸的外表不易區分,除非牠們同時出現,又乖乖的站在一起,人們才能比較牠們喙嘴的長度,分辨出牠們的種類。但這情況發生的機會甚微。
為了方便賞鳥者對牠們作區分,有人說長嘴半蹼鷸生活在淡水,短嘴半蹼鷸喜歡海邊鹹水,但又有人拿出照片做反駁。
其實最容易區分的方法,是牠們叫聲的不同。長嘴的叫聲是 “keek、keek ”, 短嘴的叫聲則像是 “圖-圖-圖”。
不過當一臉橫肉的我出現在那裡時,除了雙領鴴嚇得叫了幾次以外,牠們連吭一聲都不敢,我也就無法知道牠們是那種半蹼鷸了。
網路上還有其他區別牠們的方法,如藉著下腹形狀、胸前羽毛斑點、羽毛尾端的圖紋、及眼睛周圍的羽毛等判斷。
不過,我並不想追根究柢去查明牠們確切的種類。我知道牠們是半蹼鷸,就心滿意足。
我猜想牠們在此出現,是因為過境停留。為這難得的偶然相遇,我坐在河邊看著牠們以著長喙嘴,在濕地中和黑頸高蹺鴴一同覓食,感受牠們“自自冉冉”的喜悅,也一掃社交隔離的陰影。
後記:
- 就像我猜測的,牠們應該是北返時過境這河道,因為這個月只見過牠們一次。在太平洋岸的半蹼鷸,長嘴會飛到北美洲及西伯利亞的凍土層,及北極海沿岸過夏天;短嘴就只飛到阿拉斯加南部的沿海。
- 延伸閱讀:黑頸高蹺鴴 Black-necked stilt
- Nikon Coolpix 尼康傻瓜相機 P600 拍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