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照不進那峽谷”印第安人指著他們口中稱為 Mukuntuweap 的峽谷, 向同行的強森 Nephi Johnson, 說這個代代的傳說, 拒絕再往峽谷前進。
日出前
強森獨自沿著河谷進入峽谷中, 在日落後才回到他們的駐紮地。這是1858年的故事了。
日出- 晨曦照射在頂峰, 及登山之路
1863年, Isaac Buhannin 看到峽谷兩旁尖塔狀的高山, “相信這裡該是上帝最早的神殿, 應該稱此地為錫安 Zion。”
隨後, 他在河床上開墾, 種植玉米、煙草、及果樹。
日出- 晨曦照射在頂峰
日出時, 整面山壁成金黃色
1909年, 此地成立為 Mukuntuweap 國家紀念地。在1919年, 改為國家公園, 名字也被改為錫安 Zion, 因為「遊客可能看到西班牙語或印第安語, 因為不會唸, 所以不想到這裡一遊。」這新名字被視為充滿了種族優越感。
大部分遊客到錫安國家公園, 首要景點是到長15英里(24公里) 錫安峽谷中一遊。峽谷深約800米, 兩旁的崖壁為紅色與黃褐色的砂岩, 中間為維京河 Virgin River.
一億五千萬年前, 這裡曾是淺海、河流、平原與湖泊。一千萬年前, 科羅拉多高原隆起, 使得這地區成為高山及高原。
河邊野鹿之屍體, 因是國家公園, 所以就不能動它.
此行和攝影師到錫安公園的經驗, 我將會永難忘懷。為了要拍峽谷之日出, 我們在日出前就抵山中小徑。在漆黑的山中, 靠著兩隻手電筒, 沿著在崖壁旁鑿出的小徑, 緩緩地往山上走, 終於在日出前走到目的地。只可惜天不作美, 原本該是金黃色的山壁, 只看到山頂被染成金黃色以後, 晨曦秀就因厚厚的雲層而結束。
當白天陽光普照, 那是屬於攝影師們休息或購物之時間, 他們不想拍些大眾化的旅遊照。
錫安東側產有一種奇特的圓石 Septarian, 據說那裡是全世界唯一的產地。結果攝影師們, 各買了一塊如半個小玉西瓜大的 Septarian. (可到 Google看 Septarian長什麼樣)
美西也是綠松石的產地, 綠松石因其翠綠的色澤和瑰麗的花紋, 成為多人喜愛的寶石。在西方, 綠松石代表十二月的誕生石,象徵著成功與必勝。
黃昏前
當地工匠以綠松石做成的戒指、項鍊、耳環…等飾品, 由於產地的價格便宜, 攝影師們就大把大把的買, 當晚立即拍照上傳回國, 讓 ”中獎人”提早知道他們將拿到的禮物。攝影師L的女兒, 高興地將這些禮物照片, 轉給她的親友分享。
不過快樂的時間過得特別的快, 因 L 當晚將這些綠松石放在旅館內, 隔天在數百公里外, 才想起這「遺珠之憾」。從此, 每到一禮品店, L 就拿出相機問老板 “有沒有這樣的綠松石首飾?”
由於錫安峽谷人多車多, 為了保有較佳的空氣品質, 除了冬季以外, 峽谷只限公園的免費巴士通行, 其他車輛, 則需停在指定停車場, 再轉搭巴士進入這「陽光照不進的峽谷」。
攝影師認為搭巴士煩麻, 而且這只能拍些旅遊照, 我們只好結束在錫安公園兩天一夜之旅。
我最喜歡錫安公園的深秋, 原本要找些秋天的照片, 但不知被我藏到那裡去, 只好以這些旅遊照, 填補此行只拍日出、日落之空檔。
我還是挺喜歡在白天拍旅遊照, 至少可以不用一大早就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