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航程圖
離開冰河灣之後, 荷美輪 Westerdam 航行到外海, 以致後半夜, 在左右搖擺中度過。暈船嗎? 沒有, 倒像是回到襁褓時的搖籃。
清晨時, 我們抵達錫特卡 Sitka. 看著飄著小雨的海灣, 天空是灰茫茫的一片, 心情也由彩色變為黑白。
難以置信的是, 這裡每年平均有252天的下著雨雪。
放下救生艇
由於錫特卡沒有港口可供大船停靠, 想上岸的遊客, 需搭郵輪上的救生艇上岸。這是個奇特的經驗, 我們當然不會錯過。
這小小的救生艇可搭載近百名遊客, 乘坐其中, 也十分平穩及舒適。
抵達碼頭
錫特卡是在帝俄時期, 在 1799年, 由俄國人在阿拉斯加建立的重要據點。
1867年, 俄國沙皇將阿拉斯加售給美國, 兩國在此升降國旗移交後, 她成為阿拉斯加州的首府, 直到1906年, 才遷到朱諾。
這是一民宅前的花園, 相信住在帝寶的人, 也會妒嫉
錫特卡最早是印第安人 (特領吉族) 的居住地。被俄國人占領後, 1802年印第安人反攻成功, 幾乎殺光所有俄國的殖民者。到 1804年, 俄國人又重新佔領此地。
今天只有我們一艘郵輪停泊於錫特卡。為了不讓商家失望, 遊客們下船後, 總要到商店選購特色商品, 如來自俄羅斯的產品, 及當地藝術品。
這是俄羅斯娃娃, 小的裝在大的裡面. 不佔空間, 又很特別
像這套共有10多個, 要價近$200. 曾在莫斯科買一10個一套的娃娃, 才$12.
據介紹, 錫特卡有座和富士山一樣的高山, 只可惜此行我們是看不見。
街上的行人, 大都是船上的遊客
錫特卡有濃濃的俄國味道, 小鎮上仍保有許多帝俄時的建築及一東正教教堂。
母親在商店前小憩
這是俄國人建於 1837年的聖麥可教堂 St. Michael’s Cathedral (東正教), 裡面保有許多沙俄時的文物。今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蓋在路中間的聖麥可教堂
這房子在 1912年前, 是美國海軍的廳舍。現在改為老人院, 名為阿拉斯加拓荒者之家。
當地常見的印第安圖騰柱, 它主要目的是在敘述歷史。
城堡岡
城堡岡: 美俄兩國在此升降彼此的國旗, 從此阿拉斯加成為美國領土。
錫特卡人口才 9000多人, 除了阿拉斯加郵輪會在此停靠外, 很少有遊客會搭機至此一遊, 過這溼冷多雨的天氣。
離開錫特卡後, 下站是許多格友推薦的- 「世界鮭魚之都」科其坎 Ketchi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