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潛鴨 redhead 是生活在中、北美洲的潛鴨。
台灣湖泊濕地上的紅頭潛鴨,跟美洲潛鴨都是潛鴨屬,牠們和北美另一種帆背潛鴨 canvasback, 三者的血緣非常接近,都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姊妹群 sister group, 所以長相的非常相似。
美洲潛鴨和台灣的紅頭潛鴨 common pochard 的外觀、喙子,都長的非常像,最大的區別是眼睛顏色的差異。美洲潛鴨是黃色眼睛,而紅頭潛鴨的眼睛是紅色。
潛鴨顧名思義,就是會潛水的鴨子。
潛鴨屬共有 12 種鴨子,其中有 5 種生活在北美:大、小斑背潛鴨、環頸潛鴨、帆背潛鴨、與本文的美洲潛鴨。
在中、北美洲的草原、湖泊、及濕地,從海平面到 2000 公尺的高山湖泊,都是美洲潛鴨的生活空間。
夏季時,牠們在北美北部和阿拉斯加繁殖; 冬季遷移到美國南部和中美洲。
因此當牠們到溫暖的南加州避寒時,我才有機會見到牠們。
根據研究,美洲潛鴨有著特殊的繁殖習慣,以確保後代的延續。
在繁殖期,牠們像其他的鴨子一樣,會築巢產卵繁殖;但牠們又會到不同種鴨的窩裡,偷下一顆蛋。
前面是一對美洲潛鴨,後面是一對小斑背潛鴨,而雄鴨正要浮出水面
因為牠們知道世事無常,為免將來「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意外發生,只好含淚讓其他種的鴨子當養母,為牠孵卵育雛,讓香火綿延不絕。
這種到他種鴨子巢中下一顆蛋的舉動,因不同於不築巢的杜鵑鳥,將蛋全下在其他的鳥巢中,被稱為 “不完全”巢寄生 brood parasite.
和牠們長得很相似的帆背潛鴨,最常成為小美洲潛鴨的養母。
當雌帆背潛鴨離巢覓食時,雌美洲潛鴨會到牠的窩中下蛋。
帆背潛鴨的卵是淡綠色,而美洲潛鴨的卵是白色,但帆背潛鴨無法分辨其中差異。
美洲白冠水雞與美洲潛鴨。美洲白冠水雞也會潛水,以前一直以為牠和亞洲的白冠水雞同屬一種,近年才將牠與亞洲的白冠水雞作區分。
台灣從宜蘭到桃園、嘉義、屏東都有紅頭潛鴨的觀察紀錄。
有趣的是,「紅頭」潛鴨的英文是 common pochard (一般潛鴨); 而美洲潛鴨的英文名,卻是為 redhead (紅頭)。
結果,redhead 不是紅頭潛鴨,而是與字義無關的美洲潛鴨。這就像綠頭鴨,英文名不是 green head 一樣,無法隨意的中翻英、英翻中。
麻煩的英文名稱,又再次證明中文比較容易明瞭,也難怪我記不起來這些鴨子的英文名字!(其實一些中文名字我也記不起來,不過,叫牠們鴨子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