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冬春兩季,到溫暖的南加州避寒的水禽種類很多。
我很喜歡看那些遠來的嬌客。只不過,牠們大多在遠離人群的沼澤濕地過冬,敢到城市公園的候鳥,種類就不是那麼多。
葡萄胸鴨、綠頭鴨、美洲白冠水雞,是洛杉磯附近公園最常見到的三種候鳥,牠們還會傻呼呼地走向餵食的人們,絲毫不知人心險惡。
難怪印地安人的傳說故事中,野鴨經常被描述為耳根軟、笨笨的動物,以致經常被小土狼 coyote 或狐狸,這些的狡猾動物所利用。
現在讓我們來到 LA 的兩個公園,看看這三種冬候鳥:葡萄胸鴨、綠頭鴨、美洲白冠水雞。
葡萄胸鴨 American Wigeon 是美國最常見的雁鴨之一;台灣的沼澤濕地,偶爾也會出現牠們的蹤跡,我也曾看過鳥友們在關渡自然公園,拍到葡萄胸鴨的照片。
胸前沒有掛著葡萄的葡萄胸鴨,又叫綠眉鴨,因雄鴨的眼睛後面有著綠色“眉毛”。
雄葡萄胸鴨額頭上是白色發亮的羽毛,胸至腹側紫褐色,腹部是白色。
像是帶著綠色眼罩的葡萄胸鴨,比綠頭鴨尾巴更長、嘴較細,很容易從頭上的白羽毛、綠眉毛,和綠頭鴨作出區別。
雄葡萄胸鴨有著美麗的身體,但䧳葡萄胸鴨跟其他的䧳鴨一樣,不懂得「女為悅己者容」,全身大多是很樸素的灰褐色,頭部羽色較灰。
綠頭鴨 mallard 是最常見且分佈廣泛的水鴨,廣泛分佈在整個北半球,台灣也能見到。
除番鴨以外,所有家鴨都是源自綠頭鴨。
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戰國時期,中國就開始飼養和馴化綠頭鴨,成了現今家鴨品種。
雌、雄綠頭鴨的羽色差異很大。雄鳥的嘴終年黃色,頭部為具有金屬光澤的深綠色,頸部有白領圈;
雌鴨是一身黃褐色,夾雜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頭部有黑色過眼線,完全沒有雄鴨身上的美麗羽毛。
近看雄綠頭鴨的羽毛,彷彿是一幅畫作。
有趣的是,要拍綠頭鴨身上的羽毛很容易,因為這些呆頭鴨,總為了我手上食物而環繞我身邊。
秧雞科的美洲白冠水雞 American Coot, 是台灣常見的紅冠水雞、白冠水雞 (白冠雞)的遠親。
美洲白冠水雞跟歐洲、亞洲的白冠水雞最明顯的差異,就是美洲白冠水雞的白冠上方,有個暗褐紅色的點,其他地區的白冠水雞則無。
雞是不能在水面悠游,更不用說潛水了。為什麼稱能游能潛的牠,被稱為水雞而非水鴨?
因為牠的嘴喙形狀,像雞一樣是尖的,不是寬且扁平的鴨子嘴喙。
此外,水雞的爪趾間沒有鴨子的蹼,牠趾爪間有蹼(瓣狀蹼),有助於在水面浮游和潛水。
常見美洲白冠水雞在公園草地上吃草,全身深灰黑色羽毛,一點也不怎麼起眼。
但仔細看看牠們帶著微笑的嘴,總會讓我發出會心一笑。
以上三種水禽,是洛杉磯冬天公園最常見的三種候鳥。
公園中還可見到的其他水禽,如琵嘴鴨、美洲白塘鵝、角鸕鶿、白臉彩䴉、斑嘴巨鸊鷉、尖尾鴨、豆雁、加拿大雁、埃及雁、環頸鴨…等,日後再上傳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