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個民族的大熔爐。
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也把他們家鄉的傳統習俗帶到新大陸,除了教育下一代外,亦能介紹給其它族裔的人們認識。
這小朋友的裝扮是:蘋果中的蟲,結果,他就要抬著大蘋果四處走
小朋友玩氣球
源自歐洲不列顛群島的萬聖節,和中美洲墨西哥的亡靈節,在加州許多十月的慶典活動中,常同時出現在同一場合。
主因是加州有非常多的墨裔居民;連續 3天 (10/31-11/2) 的亡靈節,是他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因此, 從十月下旬到 11月初,裝神弄鬼的萬聖節裝扮,與列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的亡靈節民俗祭典,就常常同時出現在加州十月活動中。
攤位由同學們負責,讓遊客們在南瓜上作畫(免費)
完成的南瓜畫作
第一名的南瓜畫作
完成的的南瓜畫作
例如,在南加安那罕 Anaheim 舉辦的 “秋天節 Fall Festival”, 除了以秋收為主題的攤位、及滿地的南瓜呈現豐收外,也有萬聖節化妝比賽及遊行,以及由當地的學生們以祭壇、及彩繪骷髏頭、手工藝等傳統,與來賓們提前過亡靈節。
這兩個來自大西洋兩岸、不同國度的傳統民俗,卻在 LA 同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喜歡到處隨拍的我,就像是「啞子討老婆」,說不出的高興啊!
同學們教小朋友作手工藝(免費)
小朋友們的有創意完成品
小朋友們在為石膏上色,這也是免費,由同學們幫小朋友準備塗料
小朋友在石膏上上色後的作品
這區的同學和小朋友,在萬聖節的骷髏頭上上色
現在人們一聽到萬聖節 (10/31),腦中浮起的是:裝扮搞鬼、「不給糖、就搗蛋」、雕刻南瓜燈等。
那是因為商家不斷的向消費者洗腦,搞鬼的裝扮及索討糖果,取代了驅鬼及為亡者布施的原意。
從此,萬聖節就變成為商人的搖錢樹。
這就像現在的中秋節,和烤肉畫上等號。千餘年前在中秋慶祝豐收,以祭月、拜土地神、感謝老天爺的原意,早已是歷史的一部分。
我喜歡的櫻桃小丸子,也曾在劇中描述日本在中秋節時,以狗尾草及月見丸子供奉月亮。不曉得今日的他們,是否也隨著時代潮流而改變?
小朋友裝扮成可可夜總會的主角 -米高,還帶著流浪狗丹丹
阿茲特克人的祭典
亡靈節這民俗祭典,是源自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Aztec, 他們流傳 2500-3000 年的祭祀習俗。
簡單的說,亡靈節類似清明節。
在亡靈節時 (10/21-11/2),他們在家中擺設一個書桌大的私人祭壇,數層如樓梯般的架上,放著多幅逝者的照片、糖骷髏、萬壽菊、和他們生前喜愛的食物,以紀念死者。他們也將這些祭桌及物品,帶往墓地祭奠逝者。
左邊那位打鼓的下去跳舞,結果一位不到 4 歲的小小朋友補上(下圖)
無法相信一個4歲不到的小朋友,打鼓技巧如此的棒
阿茲特克人的祭典
博物館前的亡靈節裝飾
通常這些祭壇,都是為往生的親人而設。
但前不久,我在一博物館舉辦的亡靈節活動中,看到一女士為她往生的寵物設祭壇,擺上牠們愛吃的餅乾(下圖)。
我想這為女士,一定視她的寵物為家人。
一位女士為她往生的寵物設祭壇
在傳播便捷的現代,這看似遙遠又神秘的亡靈節,也會出現在電影中,成為故事大綱、片中情節及背景。
例如,2015年的 007 電影 Spectre 《惡魔四伏》, 就以墨西哥城的 "亡靈節" 遊行為影片開場。
2017年,獲得多項奧斯卡獎及提名的迪士尼動畫片Coco 《可可夜總會》, 電影情節的概念就是源於亡靈節。觀眾從影片中也可看到,他們如何在亡靈節中祭祀先人。
萬聖節的應景甜甜圈
在參與“秋天節” 及博物館的兩場活動後,也稍微了解一些萬聖節及亡靈節的典故。
不過,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刻,只要我有得拍照、嘴巴塞滿糖果,又能共享節慶的喜悅,就算不知道萬聖節及亡靈節真正的意義,那又何妨?
後記:
- 亡靈節 Day of the Dead ( Día de Muertos)
- 阿茲特克 Aztec 文明是在歐洲人到美洲前,中美洲最發達的文明。當時建在湖中的首都有三條道路,與陸地相通。城市規模讓西班牙殖民侵略者驚訝和羨慕,在寫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件上,說這城市的規模相當於巴黎、威尼斯。
- 阿茲特克帝國與西班牙多次戰爭後,受他們傳來的天花病毒感染,於1521年被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他們建在湖中島上的城市被毀,湖被填成今日的墨西哥城。為建教堂,將巨大的Templo Mayor神殿拆毀。他們帶來病毒,根據《美洲土著人民的人口史》記載, 1520-1521、1545和1576年三次大流行,讓各地的原住民人口減少 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