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敦煌莫高窟:中國絲路之佛教藝術

今年暑假在蓋帝中心舉辦「敦煌莫高窟:中國絲路之佛教藝術」的展覽, 是洛杉磯最引人注意的藝文盛事之一。愛逛博物館及欣賞中國書畫的我, 當然是不會錯過這難得的機會。

先談莫高窟的歷史吧!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期,西元 366/前秦建元二年, 一僧人路經此山, 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就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修禪。

此後, 其他禪師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近代人們常稱它為「千佛洞」。

南北朝時, 北魏(386-534)、西魏(535-557) 和北周(557-581),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支持。隋(581-618) 、唐(618-907) 時期, 絲路繁榮, 莫高窟也跟著興盛。在武則天當政時, 有千餘個洞窟, 南北長1680, 50公尺。

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25).JPG第45窟(盛唐) : 這阿難的雕像, 「舉止閒適瀟灑,面目英俊秀朗,神情聰明,又有恭順、靦腆的神態,猶如現實生活中有情的世俗少年」。

到北宋、西夏和元初,莫高窟漸趨衰落, 只在既有的窟室上重繪, 極少新建洞窟。元朝(1271-1368)以後,絲綢之路廢棄,莫高窟也停止興建、逐漸湮沒。

1900年,一個住在莫高窟的道士, 將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卻意外發現「藏經洞」。內有 5萬多件, 由 4 11世紀(十六國到北宋)的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歷代文物。結果他將古物陸續賣給英法日俄等國, 所以擁有13千多件敦煌藏品的大英博物館, 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莫高窟是集建築、雕塑和繪畫於一體的佛教藝術殿堂。然而遊客群集, 導致洞窟內的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溼度增加。與蓋帝中心同屬蓋帝基金會的「蓋帝保護學會」, 自1989年起, 即與中國國家文物局合作,幫助莫高窟在開放旅遊的同時,亦能進行文物保護。蓋帝專業人員長駐敦煌,進行環境檢測、壁畫保護、洞窟加固、遊客承載量等研究, 以協助「敦煌研究院」訂定管理方法。

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26).JPG第45窟(盛唐)

蓋帝中心舉辦「敦煌莫高窟:中國絲路之佛教藝術」展覽, 會場有三個來自敦煌的 1:1 全尺寸複製窟, 它們是第275(北涼)、第285(西魏) 、及第 320(盛唐), 讓參觀者能有身臨其境之感。

為解釋窟中的雕像及繪畫, 一部在第 45窟拍成的10分鐘 3D電影, 說明窟中雕像及繪畫之背景故事。有它的解釋, 讓湊熱鬧的我, 了解這些從西元 4世紀到 14世紀的工匠畫師們, 是如何以圖畫方式呈現難懂的佛經, 即佛家所謂的經變”, 以及敘說其他佛教故事及傳說。

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27).JPG第45窟(盛唐): 左為迦葉,「面貌清臒,嘴唇抿合,嘴角深陷,雙眼下視,眸子半露,神情老成練達,沉毅矜持。此像造型嚴謹,刻畫細膩,塑造出一個精研佛法、思想深邃、令人敬仰的高僧大德形像。」

另一館展出來當年由道士出售,現收藏在英法博物館的絹畫、織物、繪畫、文書等珍貴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金剛經》真品, 最引人注目。它印於公元868年,是全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完整的雕版印刷書籍。

而館中的另一側, 解釋窟中繪畫顏料來源、工匠如何挖洞作畫、畫作因沙中的鹽分受損、為何窟中部份雕像化成泥沙、盜賣文物的道士等等資訊。因展品所有權之故, 2個展館是不允許拍照。

看了我這落落長的前言, 現在我們一同走入第275(北涼)、第285(西魏) 、及第 320(盛唐) 這三個洞窟參觀

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3).JPG

入展館前, 每人分一冊解說, 讓參觀者對照觀看說明, 更能了解洞窟之意。

A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61).JPG#275: 猜猜看這尊菩薩像是誰?

275洞主題是呈現「佛的犧牲精神」。它是莫高窟最早的三個洞窟之一, 大概建於五胡十六國的北涼(397-439)時期。此時佛教剛傳入,還保存西域佛教藝術的特點。

A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62).JPG#275: 猜出他是誰嗎? 答案在下文. 這雕像高 3.34公尺

此275窟主尊- 彌勒菩薩, 3.34米,位於中央,交腳坐在獅子座上、頭上的三面寶冠, 是典型的西域佛像。左手施與願印,以示滿足眾生的心願。頭戴化佛三珠寶冠,髮披兩肩,左手置膝作與願印,右手已殘,神情莊重凝靜,威嚴肅穆。

彌勒菩薩背後的浮塑錦制三角靠背, 也可見於新疆克孜爾石窟、和阿富汗的巴米揚石窟。他下裙緊縛雙腿,以貼泥條塑出的衣紋線上,看到清晰刻線,這種刻線的手法, 也出現於西元45世紀的印度雕刻。

看看 4 世紀的彌勒菩薩造型, 和現在這笑嘻嘻、大肚子的老彌勒, 100% 不同。比較起釋迦佛、觀音、阿難、迦葉...等, 他也是這一千多年來, 唯一長胖、變老、又整容過的菩薩。

A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59).JPG#275: 翹腳、留八字鬍的彌勒菩薩

A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60).JPG#275: 充滿西域的畫風

#275 窟釋迦牟尼前生累世行善的故事。展現他前世不惜施捨眼睛、頭顱、身體、甚至生命的犧牲精神, 及對痛苦堅忍。這些都是成佛所必須的。

A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63).JPG這「連環圖畫」是講佛的前世 "月光王" 的故事。 他生性慈悲,愛民如子。毗摩斯那王,很妒忌他,懸賞找取月光王頭的人。此故事是由兩個畫面組成: 左側月光王端坐,用左手指自己的頭,面前有一侍者跪捧託盤,盤上有三人頭,表示月光王在前世已經佈施過很多次自己的生命。右側掉色污黑之處, 為外道勞度叉應募,到月光王面前乞頭。月光王不顧見鬥, 即使眾人勸阻,毅然應允,他將頭髮綁在樹上,讓勞度叉砍頭。

A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64).JPG此畫為另一故事: 帝釋天和毗首羯摩, 變成鷹和鴿子。鷹追鴿子,鴿子逃到屍毗王的面前求保護。鷹對屍毗王說,如果不吃鴿子,它會餓死;屍毗王為了保護兩條生命,只好割自己身上的肉給鷹吃, 以救鴿子。老鷹要求割下來的肉, 必須和鴿子的重量相同。可是,屍毗王快割盡了自己身上的肉, 仍不夠鴿子的重量。最後, 他全身坐上了秤盤...。畫面,屍毗王右手握綠色的鴿子,一劊子手正在割國王腿上的肉。屍毗王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7).JPG#285: 第一個寫上繪製日期的洞, 這照片右下方處, 有當時的發願文及年代。,

第285窟, 是第一個寫上繪製日期的洞。西魏(即西元538- 539年)開鑿,中唐、宋、西夏、元重修。窟內右側有西魏的大統四年、五年發願文題記,說明此窟建於此時。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8).JPG#285,主龕內的坐佛

主龕內塑坐佛一身,兩側龕內有坐禪僧像。壁龕上畫著供養菩薩、諸天、神將、力士。(上圖)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2).JPG#285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5).JPG#285 禪修中的僧人

兩側的小龕, 都是佛弟子進行修禪的塑像。禪僧像置於僅能容身的小龕內,以表示在山林岩窟中禪修。修禪的僧人以袈裟纏身裹頭,姿勢為結跏趺坐(禪坐),兩手相疊作禪定印,呈現禪修時的凝神摒慮、冥思入定的心境。(上圖)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4).JPG#285 窟頂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9).JPG#285 窟頂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9).JPG#285 窟頂

#285 窟頂: 為蓮花井心,四周飾以卷草、垂幔四披,藻井四角有獸頭銜珠流蘇。整個窟頂, 遍繪佛教與中國傳統神仙形象,充滿雲氣。(上三圖)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8).JPG#285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7).JPG#285, 那4個小龕,是只能容身的小洞,以表示在山林岩窟中禪修

窟頂下部, 繪僧人禪坐於山間岩洞,點綴動物花草,表現山野靜坐修行的情景。禪修僧人, 人人都有各自的特點,沒有重複,這表現世間各種人, 均可進行禪定修行的意思。(上圖)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1).JPG#285, 小龕旁的畫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6).JPG#285, 容身的禪修小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0).JPG#285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3).JPG#285

第285窟, 整個洞窟畫面複雜,但在「禪修」這一主題當中。

B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30).JPG#285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JPG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4).JPG#320:觀音/左; 佛/右. 觀音在唐朝也有有數十化身, 但最常出現的觀音, 卻是留著八字鬍、一臉豐腴福氣的男士。

#320窟: 此窟的形制為方形覆鬥頂,是盛唐(705-781)的代表窟之一。

正面龕內彩色塑像為佛、1弟子、2菩薩, 龕外兩側繪觀音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3).JPG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2).JPG#320: 2菩薩及一弟子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6).JPG此圖中間空白處, 是被美國人盜取

上圖是 「千佛中央釋迦說法圖」, 其中 2 小塊沒圖, 1924年被美國人盜取。蓋帝還將這破壞古績之人的名字, 寫在說明書上, 引以為恥。但不知世人對破壞洞中壁畫甚多的張大千, 有何想法?

說法圖的上部繪有四身兩兩相對的飛天,借兩條長巾便輕盈飛舞,表現天女散花的神采。是莫高窟飛天藝術中傑出的作品。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7).JPG#320:極樂淨土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2).JPG#320:極樂淨土

壁畫三聯畫作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 中間是「極樂淨土」,兩側為「未生怨」、「十六觀」。

主體部分「西方極樂世界」,如阿彌陀經的描繪,刻畫西方淨土的景象。畫面上七寶池、宮殿樓、曲欄平臺,輝煌壯麗。

無量壽佛坐蓮花寶座,觀音、勢至菩薩分列左右,聖眾圍繞,莊嚴肅穆。平臺上演奏法樂, 舞伎揮臂擊鼓,載歌載舞。聖眾們沉浸在法音、法樂的美感中。(上2圖)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8).JPG#320-佛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9).JPG#320

佛上方的龕頂繪畫, 是彌勒說法中二弟子、四菩薩、二天王依次而立,天王身著鎖子甲,為說法圖中僅見。(上圖)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0).JPG#320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1).JPG#320 窟頂

窟頂藻井中心, 是各種花紋的寶相花,四周以方勝紋、團花等作邊飾,結構嚴密,賦色精細,為唐代圖案佳作(上)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13).JPG#320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廣泛,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 還有當時耕作、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生活...各方面的畫作。有些畫雄渾寬廣、有些瑰麗華艷,展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五代以前的畫作大都不存,但莫高窟的壁畫, 呈現出 1700年來的中國美術史,為研究古代風俗, 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和圖樣。

您去過敦煌莫高窟嗎? 未曾到過千佛洞的我, 參觀過這展覽後, 更增加我到莫高窟親眼目睹的意願。只是一想到千里迢迢到敦煌, 只能參觀幾個洞窟、又不能拍照, 又起了煩惱心了!

C0624 The Getty, Cave Temples  (5).JPG#320: 從繪畫、雕刻上, 可想像千年前的大唐, 是如何國盛民富!

arrow
arrow

    Harry-Dies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