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搭乘郵輪到加拿大的維多利亞時, 因停留時間有限, 無法到布查特花園一遊。今年9月底, 趁著家人到 LA 之際, 我們到溫哥華數天, 也留了一整天的時間在布查特花園。這篇短文將以圖說方式, 寫下我停留在溫哥華的三天。
史丹利公園
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是溫哥華的市區公園, 是加拿大最大的市立公園。
十月初, 公園中可見一些漸漸變紅的楓葉
公園內大部分地帶保留為樹林,估計有50萬棵樹, 公園於1888年9月開放, 以當時的加拿大總督史丹利伯爵的姓命名。
史丹利公園原本是「蘇誇密許族」人的住處, 其中有多個原住戶村落。即使在公園開放後, 仍有少數的原住民住在此處。最後一位原住民在1923年去世後, 政府才向她的後人收購她的土地及住屋, 擁有公園全部的所有權。
溫哥華市區
新渡戸記念庭園(Nitobe Memorial Garden), 位在卑詩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的校園內。
新渡戸記念庭園
這公園是紀念一位在 1933年, 在維多利亞過世的日本作家、教育家、外交官和政治家 Nitobe Inazo. 他生前的壯志是要 "成為一座橋樑橫跨太平洋"。
新渡戸記念庭園, 為卑詩大學 UBC 植物園和植物研究的中心之一部份, 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 2009 年 7 月, 也曾到此參觀。
Haida 人的村落
在北美的西北太平洋島上的原住民 Haida 族, 他們以製作工藝、交易技巧、航海技術、其好戰的天性而聞名。
Haida人所住的古老村落稱為 Ninstints, 在1787年, 才有外人到這與世隔絕的村落。之後, 人們與原住民們交易皮毛, 也帶來天花及其他島上未有的疾病, 導致許多島民因病身亡, 使得村落逐漸荒廢。
真正的 Haida 人的村落
今日, 這些重新被發現的村落, 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 加拿大成立國家公園, Gwaii Haanas National Park Reserve and Haida Heritage Site, 以為保護。
在卑詩大學有一仿製的古老村落, 讓我們也能認識那些遙遠的原住民之文化。
我一向不喜歡大城市, 而加拿大第二大城溫哥華, 也是列在這「避而遠之」的名單之中。然而此行, 我將溫哥華作為旅行的始終點, 也在這裡度過擁擠的三天。對這個城市留下最深的印象, 不是她的美食、也不是公園及博物館, 卻是這漁人碼頭美麗的夕陽。
當我再到溫哥華時, 我一定會重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