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撥回 1941年 12月 7日, 當日本偷襲珍珠港後, 全美的日本人及其後裔, 立即成為全民公敵。
當晚, FBI 開始逮捕日本人…
二個月後, 1942年 2月, 羅斯福總統相信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 簽署法案, 命令全美的日本人(含日裔), 需搬到臨時的 "接待中心” (reception center), 在全美建築10個戰時遷置中心 ( war relocation center), 數月後全部日人搬到戰時遷置中心。
結果, 8 萬多名已入美籍的日裔美人, 及 4 萬日本人, 全被迫遷入以集中管理。
在美國的日本人, 只有 1-2 星期可處理財產 (動產/不動產/商業…), 每個人只能將提得上車的行李帶走。
1942年 6月, 位在孤松鎮附近的 Manzanar 蓋好一大片集中營, (manzanar西班牙語, 意思是蘋果園), 1萬多名在加州的 “接待中心” 住的日本人, 全搬到這美名為 "蘋果園戰時遷置中心”, 事實為集中營。
即使到今日當地的刊物, 仍稱它為集中營 Internment/ Concentration Camp.
當美國執政者在其智慧中夾雜著偏見與憤怒, 無法作出最佳的決策, 卻以集中營囚禁無辜的人民。即使日後的道歉與反省,這集中營的故事,卻成為字字書寫的歷史, 將永遠無法掩蓋或消失。
讓我們重回 1942….
Manzanar 戰時遷置中心
位在加州 Lone Pine 孤松鎮北方的臨時社區, 對當時在美的11萬日本人及其後裔, 是深刻內心無法忘懷的惡夢。
“這是白人的社區, 日本人離開” 讓我想起佛家的一句話: 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對人永遠真誠謙卑恭敬, 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 我是(生在美國的) 美國人” 不是, 美國白人認為你是日本人, 非美國人。
因此, 集中營內的居民, 2/3 是出生在美國的第二代移民。
許多日本人只好將拿不走、賣不掉的物品, 含淚地毀掉。
營區外面尚存的二道關卡
每人身上掛個號碼牌, 號碼就是你的名字
拿不走心愛的玩具, 告別玩伴, 離開溫暖的家。新家在那裏?要在新家住多久? 沒有人知道
搬進集中營第一件事: 用乾草幫家人做張床
“家徒四壁”可形容這裏的居民生活情況
集中營內是沒有隱私權, 一長排的房子住了好幾戶家庭, 沒有廁所、浴室、廚房, 只能用布與鄰居隔開。
位於高地沙漠的營區, 夏季溫度常在40C (110F) 以上, 冬季則在0度以下。即使是今天, 這裏仍是片荒蕪之地。
當他們被送到集中營前, 曾以為營區內是安全的, 沒有歧視他們的美國白人會欺侮他們。
但8個哨塔的武裝警察, 槍口是朝內而非朝外。當營區暴亂發生時, 警員的槍枝對手無寸鐵的平民 , 結果可想而知。
小朋友對集中營最大的印象: 8個哨塔
在集中營的日本人, 在此辦起學校、診所; 也建起日式花園, 運動場,舉辦音樂會、舞會, 甚至創辦一份報紙: the Manzanar Free Press
1945年11月, 集中營關閉, 美國政府給予營區的日人遣散費: $25 及一張車票。
1988年,雷根總統終於為此事件, 向集中營的日人道歉, 並每人賠款 US$20,000.
有智慧的人,常生慚愧心,懺悔心.
美國這超強的軍事大國, 多年後才勇於面對事實, 比起 “進出” 亞洲數國卻毫無歉意的日本, 甚至修改教科書, 美化其侵略手段及掩飾對無辜百姓的傷害, 更顯得出日本人的懦弱與缺少智慧。
祈願天下無災難,人人皆平安.
後記: 此文曾在我姊在yahoo的部落格上發表, 與慈濟師兄姊之登山行時, 順道至此參觀, 附上一些此次拍的照片, 再於此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