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LA 好萊塢沿著日落大道西行,抵太平洋岸前的路旁有處聖殿湖 Lake Shrine, 它是瑜伽士尤迦南達 (Paramahansa Yogananda) 為宣揚瑜珈靜修,於 1950 年設計建造的靜修場所。
去(2023)年 10 月底,剛過 80 歲生日的高惟法師兄跟郭慮聞師姊,一同到 LA 探親,每週五也到慈濟聯絡處作佛學心得分享。
與他們久違的我,很榮幸跟他們及其他的師兄姊們,在敘舊聊天中到聖殿湖及蓋帝別館 The Getty Villa 參觀。
因我曾數次在此介紹過這兩個地方,相信各位好友對它們並不陌生。
聖殿湖是由印度裔的印度教僧侶及瑜伽士尤迦南達 (1893-1952) 所建。
1920 年,他先創立「悟真會」(Self-Realization Fellowship, SRF或稱「自明友誼會」)的瑜伽組識,向世界推廣冥想和克里亞瑜伽 Kriya Yoga.
他希望藉著瑜珈的冥想技巧,促進人們感受造物主及自我的靈魂,以消除各種族對文化與宗教的分歧,使人打破自我意識的界限。
1946年,尤迦南達就他的生平寫下《瑜伽士的自傳》一書,也介紹冥想和克利亞瑜伽,該書後來被翻譯成 34 國的文字發行。
1950 年,為了讓人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冥想與靜修,尤迦南達營建聖殿湖。10 英畝的園區以小湖為中心,山丘、瀑布、花園及步道環繞湖畔(上圖)。
70 多年的今日,聖殿湖凝聚天地的靈氣,彷彿是座世外桃源。
從停車場依指示牌走到湖畔小徑時,右側是往山丘上的聖殿湖教堂 Lake Shrine Temple 的階梯,我們沿著種滿花卉的木屑步道前行,眼前是尤迦南達設計的金色蓮花拱門。(下圖)
他稱這矗立湖畔的蓮花拱門為「金蓮寺院 Golden Lotus Temple」, 是一座沒圍牆的寺院 wall-less temple.
在金蓮花拱門的一側,安置著有甘地骨灰的大理石棺,兩座觀音像在石棺兩側。(下圖)
1948 年,在甘地的葬禮後,他的骨灰被分成 20 多份運往印度各地,方便人們向他致敬。一小部分甚至最終流到洛杉磯,長眠於 LA 的觀音像旁。
尤迦南達將此廣場名為「甘地世界和平紀念地 Gandhi World Peace Memorial」,希望甘地一生以非暴力的哲學思想,讓任何暴力行為從世上消失。
繼續踏著湖畔鋪著碎木的步道前行,沿途可看到五大宗教的代表象徵。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豎立在“黑天瀑布 Krishna Falls”上俯視聖殿湖,為印度教最重要神祇之一的黑天 Krishna. 像孩童的祂穿著黃褲、頭戴孔雀羽毛,吹著牧笛,為黑天傳統的形象。
再繼續前行,船屋靜修室旁的竹林前,是一尊佛陀坐姿法像: 祂穩如大鐘般的雙盤(跏趺坐),右手上舉作無畏施手印,意為除去人們煩惱憂慮,接引親近佛法,也展現出莊嚴與安定。(下 2 圖)
當同行的高師兄進入船屋靜修室打坐,我在湖畔欣賞湖上倒影時,不禁想起高師兄寫的〈水月非月〉一書中的一段文字:
“習氣就像倒掛在水中的月影一樣,隨著水波的蕩漾,呈現許多不同的形狀,但是它究竟不是那高掛在天空的月亮。…事實上,我們真正的本性就像那天上的明月,清涼、潔白、無染而如如不動;而水中的倒影只不過是一種幻相,不是真實的。…一個人會思想偏差或觀念不正,通常都不是「生來如此」,而是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如果不及時改正,經過長時期的薰染,變為習慣成自然,就很難再改了!…因此,我們修行就是要多用心,時時改正自己不好的習氣。…”(註)
眼前水面的倒影,讓我想起高師兄以月影比喻習氣這段話,不禁警惕自己不要有不良習性,也勉勵自己端正言行舉止。
高師兄曾在慈濟聯絡處教我們靜坐。靜坐不同於冥想,因為靜坐不可隨妄心而動 ,心若有妄想,就是不静心。
星雲大師曾說參禪打坐「智者觀心,愚者枯坐」,打坐時心要謙虛無求,猶如「朗朗晴空,不著一物」。
所以高師兄告訴我們,靜坐時若妄念產生,心不要隨它走,雜念就會消散,心也會慢慢安定下來。
“青山原不動,白雲自來去。 青山是指我們的真心本性,它是純真不動的;白雲是指我們的妄念,來來去去。如果我們能作主不跟隨它,那又何妨讓白雲自來去!”(註)
然而資質駑鈍的我,靜坐時若沒胡思亂想,外在聲音也能讓我分心;若以上的情況都沒發生的話,那麼我早已把握時間酣然入夢了,「枯坐」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再沿著鋪著碎木的步道往前走,眼前是一座仿 16 世紀荷蘭式風車。(上圖)
在 1940 年代時,原地主為了汲水而建造的這風車,尤迦南達在風車下加蓋靜修室,讓人們在此靜坐。
英國披頭四 The Beatles 成員之一的喬治哈里森 George Harrison, 生前喜歡到此靜坐。當他在 2001 年因肺癌過世時,葬禮就在這小小的風車靜修室內舉辦。
風車靜修室前方的湖畔種滿了玫瑰,也豎立著代表印度教、佛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五大宗教的五個碑。
抬頭仰望玫瑰花園前方瀑布,一尊以真人比例塑造的耶穌基督像矗立在山丘上(上圖);
而一旁低於湖面的下沉花園,有另一尊雙跏趺坐、雙手入禪定時印相(禪定印)的佛陀法像,及一處供人靜坐之處。(下圖)
環湖步道的終點是聖殿湖的書店與服務處,這裡有尤迦南達、一些宗教人士與哲人的著作,讓人了解尤迦南達創設的「悟真會」是為打破宗教、種族、文化的界線,期待世人生活在和平無爭的地球。
此行我沒在此冥想或靜修 (該說是小寐),但在 LA 這擁擠喧嘩的大城,聖殿湖就像是一處清靜的綠洲,讓我放慢腳步、平靜躁亂的心靈,在靜思中省視自己。也對尤迦南達無私的付出奉獻,感到無限的尊敬與敬佩。
註:該段文字出自高師兄的〈水月非月〉。高震師兄,法號「惟法」,曾任職於中視、華視等多家公司的會計主任、及安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經理。旅居 LA 期間,曾為電腦公司財務長。著作有〈實用稅務問題之探討〉、〈耕心〉、〈水月非月〉等。 由於他的著作已絕版,但依然可由他的部落格,看到他過去發表的精彩文章 : 水月非月 、 高師兄部落格發表的文章
後記:今日的「悟真會」在 62 個國家/地區建立 600多座寺院和冥想中心,及 5 處靜修中心。在 LA 的聖殿湖,是 SRF 少數具有寺院(教堂 temple) 及瑜珈冥想的靜修庭園。位在香港的「悟真會」,是 SRF 在華語區唯一的支部,本文「悟真會」或「自明友誼會」之譯名,也是來自香港對 SRF 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