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HL (22).JPG

這篇文章原計劃在三.八婦幼節時上傳, 但由於雜事多且腹中沒墨水, 至今才將寫一半。

故事的主角, 是社區中慈濟聯絡處的 Toyo 師姊。由於她努力奮鬥的故事, 感動聯絡處中的每位師兄姊, 希望藉由她生平中的小故事, 與大家共勉, 激勵我們向上的意志。

20160303 HL (20).JPG

(2016)年將八十四歲的 Toyo 師姊, 1932, 出生在台比咖吶堡(萬華)

她在有個很鄉土的名字 - 罔留。這名字源自於她的生日: 當她出生時, 全身發紫, 淹淹一息, 被放在床頭地下。母親用腳趾頭撥弄她, 想看是死是活, 覺得這娃兒好像死了, 就用腳一撥, 竟將這嬰兒撥進床邊的櫃子底下。

在室外的祖母入屋看不到嬰兒, 她母親才將她從櫃下拖出, 使人救活她。長輩覺得她的命硬, 既然命大沒死, 就姑且留下來養, 這也是取名為「罔留」之原因。

20160303 HL (24).jpg  20160303 HL (37).JPG

在罔留師姊十月大時, 全家搬到高雄。唸小二時, 老師為了響應日本人推行皇民化, 將她的名子「罔留」直接改為「豐子」。豐字的日語發音為 Toyo, 從此大家都稱她為 Toyo.

Toyo 的父母都沒有讀過書, 而她也只受過日治時的六年基本教育;但因戰爭激烈, 最後2年經常因美軍的轟炸, 而無法去上學。戰後, Toyo 的父親與友人合夥, 開始了做麻花糖(腳車藤) 的生意, 當營運最好時, 工廠曾雇用12位工人。其中一位來自彰化的唐先生, 最後成為Toyo 的丈夫。

20160303 HL (38).jpg日本花園中的女兒節人偶

20160303 HL (49).JPG

1947(民國36), 228 事件也影響麻花糖的生意, 最終導致 Toyo 的父親與合夥人拆夥。

父親體能狀況日復一日的衰退, 無法經營麻花糖生意。十五歲不到的 Toyo, 挑起送貨、收款、聯絡客戶等工作,擔著全家的生計。以著一部掛上8個麻花糖箱籠去送貨, 讓各零售店老闆都感到不可思議。

隔年初(1948), 她父親病逝, 麻花糖生意也結束。母親需照料襁褓中的么妹, Toyo 只好四處作雜工以養家及償還父親留下的債務。

20160303 HL (63).JPG 20160303 HL (2).JPG

思想守舊的母親,認為孤兒寡母需要有個男人當家。不管她的意願,就幫她招贅曾在麻花糖廠工作的唐先生。雖然不願意,但在母親威迫下, 她也只能屈服。

婚後一對孩子相繼出生,然而丈夫卻是個不曾拿回一毛錢養家、又愛賭的男人, 養家的責任全落在她身上。賭債越欠越多, 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冰冷。

20160303 HL (81).JPG

越戰時期, 高雄有許多美軍家庭, 他們通常會付出較高的薪資, 雇用幫傭處理家務等工作。

ABC 都不曾學過的 Toyo, 為了得到比女工更高的收入, 透過同學介紹, 到一美國人的家庭當傭人。而這位美國人見 Toyo 一句英文都不懂, 給了她一本印有漢堡、馬鈴薯等有洋字的食譜。這是 Toyo 第一次接觸到英文。

當這位美國人要離開台灣時, 又將 Toyo 介紹給一位美籍少校軍人。雖然言語不通、飲食生活習慣不同, 但她在幫傭之際, 學習美式飲食的烹調及英語會話。

例如, 這少校最小的女孩 Sarlar, Toyo 學習英文的好老師。 Toyo 隨身帶著一本小記事簿, 將學到的英文記下來, 隨時隨處拿來複習, Toyo 英文進步神速。由於她以著非常地膽識及毅力, 幫傭這些日子努力學習, 而她所學得的知識成為無形資產, 將改變她未來的人生。

20160303 HL (3).JPG

20160303 HL (73).JPG

1955, Toyo 在高雄幫傭五、六年後, 丈夫的賭債仍未還清。為了賺更多的收入, 她和友人 Aki 一同到台北謀職。兩人從台北車站走到天母, 打算挨家挨戶詢問幫傭的工作。幸運的是, 當她們才敲第一家的門, 就被這美軍家庭僱用了。

離開這美軍家庭後, Toyo又到一美籍水利專家的家庭當傭。由於她的勤奮, 贏得雇主的讚賞, 在他離台前夕, 也樂意為Toyo轉介工作。

一年半後,她終於把所有的債務都還清。她說,「自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這麼快樂過!」

自此, Toyo隨後共為五位美國來的學者教授工作過

20160303 HL (7).jpg

20160303 HL (8).JPG

Toyo 在台北工作時, 丈夫將兩個孩子帶回彰化老家, Toyo 私將女兒帶到台北照料。

1959, 丈夫病故。原本寄養在先生竹山叔叔家的男孩, 不願與處事嚴謹的 Toyo 同住, 又重回竹山的叔叔家。從此這兩個孩子的命運, 就如白與黑般地截然不同。

女兒 1969年到美國留學; 兒子十多歲起就作奸犯科, 多次進出監獄。Toyo 苦口婆心, 卻喚不回迷途的浪子, 最後他在壯年就結束灰暗的一生。

20160303 HL (61).JPG

Toyo 先生往生後, Toyo 受邀到朋友的阿姨家玩, 卻不知這阿姨安排一位黃上校到此, 打算要媒介二人。只是黃上校不願有個拖油瓶,這一相親因而結束;倒是陪黃上校同行的周少校, 日後卻對 Toyo 展開熱烈追求。

Toyo 省籍觀念重的母親, 反對她嫁給外省籍軍人, 甚至拿起扁擔責打她。傷心的 Toyo 心想著: 已有一次失敗的婚姻, 這次要有自己的主張。

1962年九三軍人節, 和在國防醫學院當教官的周少校結婚, 和女兒一家三口, 過著溫馨平靜的生活。婚前的Toyo, 平時講著台、英、日話, 未曾在校學習過中文的書寫。和陝西的周少校結婚後, 中文的說讀聽寫, 才有所進步。

20160303 HL (98).JPG

幫傭期間, 一位美籍教授需下鄉作田野研究時,她也隨着下鄉為他及助手們準備餐飲。

一日, 助手們和農民作訪談記錄,卻因彼此間國台語的溝通不順,無法獲得所需要的資訊。結果, 負責做飯的 Toyo, 和這些鄉間父老以台語交談, 就成了教授和鄉民們的橋樑, 進而協助完成研究。從此, Toyo 煮飯的工作之外, 又多了田野調查工作助理

20160303 HL (15).JPG  20160303 HL (16).JPG

Toyo 在台灣最後一位雇主, 是來自德州奧斯汀 Austin 大學的社會系教授 Dr. Truckey. 當這位教授在鹿港做社會學研究時,Toyo 陪教授參加各民俗活動, 如廟會拜拜、神明繞境、吃流水席。為了加強 Toyo的英文, 教授還親授她英文。

然而¸在研究報告完成前, Mr. Truckey 因當時的尼克森總統邀請他到華府 Washington DC 工作, 不得已將研究工作提早結束。

他返美前對Toyo , “你想不想到美國工作? 我這未完的研究工作¸還需你的幫忙。”

這句話將把 Toyo 的人生舞台, 由台灣轉到美國。

20160303 HL (19).JPG

20160303 HL (120).JPG

1971, Toyo 收到 Dr. Truckey 的工作聘書。在戒嚴下, 台灣人出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政府以層層的關口, 設置起出國的阻礙。

Toyo 先去教育部, 再到僑委會申辦, 卻遇到重重的阻礙, 私下被要求以近半年收入的薪水, 當紅包給承辦的官員。

不願付一毛錢的Toyo 告訴他: 「我出國是去賺美金, 不能去是國家的損失。」

20160303 HL (96).JPG

20160303 HL (101).JPG

申請護照及出國手續被拒絕後, Toyo 到一位猶太裔的學者 Mr. Allen 家當管家。

不久卻收到美國大使館的來信, 詢問她為何不辦理出國手續? 信中還要她持這封信, 拿著護照到一指定窗口找一特別指定的承辦人。

Toyo 一同北上工作的 Aki 幫她出個主意, 要她寫封信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這信由 Aki 口述, Toyo將它寫下, 從她的生活、教育、工作經歷、家庭背景, 到辦理出國的原因, 及所遇到的困難。

這兩位天真又純樸的歐巴桑, 就把裝滿苦水的信投遞給蔣經國。… (未完待續)

20160303 HL (28).JPG

後記:

1. 本文照片, 拍攝於洛杉磯的漢廷頓圖書館 Huntington Library; 以下三張, 是 Toyo 師姊的照片。  

2. 社區的聯絡處計畫將罔留師姊的故事, 在大愛台的「人間菩薩」中播出。錄影、剪接、文稿等工作大致完成, 無奈一些細節仍待處理, 結果就從 2014 年壓箱至今。我從舊檔案中發現它後深受感動, 再向罔留師姊借了一本由蔡季男師兄為她寫的回憶錄手稿, 才知道認識近 13年的 Toyo 師姊, 有段不平凡的故事。經她的同意後, 以此文與各位共勉。 本文內容, 節錄自這尚未出版的書, 一睹為快。

Toyo 2 Toyo Toyo 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奮鬥 慈濟 慈濟師姊
    全站熱搜

    Harry-Dies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